中信证券-光峰科技-688007-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激光显示龙头企业,收获第二增长曲线-211227

《中信证券-光峰科技-688007-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激光显示龙头企业,收获第二增长曲线-211227(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光峰科技-688007-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激光显示龙头企业,收获第二增长曲线-211227(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首创ALPD○R激光显示技术,兼具低成本、高亮度、无散斑等优势,是全球领先的激光显示企业。 B端拓展了电影、商教、工程等应用场景,为公司发展提供稳定现金流。 C端涵盖激光电视、智能微投两大业务,子公司独立融资完成并聚焦自主品牌,现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依托ALPD○R硬核科技,奠定激光显示“卖铲人”地位,拓展各领域头部客户合作,迈入B2B2C广阔消费市场。 考虑到疫情后B端业务改善、C端产品线补齐,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为2.6/3.4/4.9亿元,给予2023年35-40XPE,中间值37XPE对应目标价4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览:全球领先的激光显示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6年,董事长李屹首创ALPD○R技术,并亲自主持研发及迭代。 现已形成“B+C端”双业务驱动:B端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2017-2019年平均毛利率达48.2%(2020年受疫情影响,毛利率降至43.6%);C端业务包括激光电视、智能微投,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2016-2019年收入/利润CAGR为77%/138%,平均净利率9.8%(2020年疫情冲击下收入/利润下滑2%/39%)。 随着家用激光显示行业快速发展,及航空、车显等全新场景探索,公司具备广阔成长空间。 ▍技术:解决激光成本难题,专利体系日益强大。 ALPD○R成本占优。 2007年公司首创ALPD○R技术,通过“蓝激光+转动荧光色轮”获得三色激光降低成本,兼备无散斑、高亮度等优势,产业前景广阔。 重视研发投入。 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0%,处行业领先水平;研发人员占比32%,其中硕博学历占比32%,研发队伍强劲。 专利体系全面覆盖。 公司共申请专利3042项(70%+为发明专利)、获得专利2068项,四十多起专利案件无一败诉,奠定产业核心地位。 ▍B端:合资拓展下游渠道,光源租赁空间广阔。 公司以ALPD○R技术为核心,辐射电影、商教、工程等应用场景,并向航空、汽车、智能家居等潜在领域拓展,奠定行业“卖铲人”地位。 合资拓展渠道。 公司与中影集团、Barco成立子公司,建立电影、商教领域渠道优势、减少管理半径,份额位列市场前三,打破外资龙头垄断。 首创光源租赁,4月收回成本。 2020年中国影院共计7.6万张屏,激光光源具寿命长、光效高等优势,市占率40%。 公司首创光源租赁、按时收费模式,激光影厅中份额高达60%,测算4个月可以收回成本;疫情影响下2020年租赁业务利润占比下降28.8pcts至37.3%,2021年已基本恢复。 ▍C端:聚焦激光智能投影赛道,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家用投影市场需求进入增长阶段,2020年出货量达300万台;受制于成本影响,激光投影渗透率8%(IDC统计)。 峰米独立融资,保障资源投放。 峰米科技作为C端载体公司,覆盖激光电视/智能微投两大业务领域,2020年收入同比增长36/100%,独立融资后解决资金需求,协议内容保障盈利能力。 公司在2021年双十一成功发布激光微投新品,打造便携、趣玩性和高性价比。 立足ALPD○R技术,产品性价比优。 公司产品生产成本、显示效果具备市场竞争力,激光电视产品售价降至9999元。 发展自主品牌,盈利空间广阔。 2020年智能微投代工比例约90%,影响盈利水平。 未来OBM业务占比提升后,利润率有望看齐其他投影龙头。 ▍风险因素:C端增速不及预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疫情控制不及预期、上游芯片产能恢复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激光显示市场前景广阔,公司首创激光显示核心技术。 B端业务壁垒深厚,提供现金流稳定;C端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利润有望加速释放;拓展航空、车显、消费电子等新领域合作,保障中长期发展空间。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为2.6/3.4/4.9亿元,给予2023年35-40XPE,中间值37XPE对应目标价4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