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0期(2021年11月):供需松动下各尺寸价格承压,大尺寸跌幅显著收敛-211227

上传日期:2021-12-27 17:13:55 / 研报作者:徐涛胡叶倩雯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0期(2021年11月):供需松动下各尺寸价格承压,大尺寸跌幅显著收敛-211227.pdf
大小:122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0期(2021年11月):供需松动下各尺寸价格承压,大尺寸跌幅显著收敛-211227

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0期(2021年11月):供需松动下各尺寸价格承压,大尺寸跌幅显著收敛-21122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0期(2021年11月):供需松动下各尺寸价格承压,大尺寸跌幅显著收敛-211227(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0期(2021年11月):供需松动下各尺寸价格承压,大尺寸跌幅显著收敛-211227(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11月面板行业数据更新及结论各尺寸价格情况:小尺寸方面:11月小尺寸面板价格稳定,环比持平。

2020年5月低点至今,小尺寸累计变化幅度在+3.7%/+37.5%之间;年初至今涨幅15.8%以内;本月小尺寸面板价格环比持平,我们预计后面将维持稳定。

主要源于:需求端,部分零部件价格上涨带动整机成本上涨延迟低端需求,目前终端厂商零部件库存相对偏高,需求前置及疫情影响下呈“旺季不旺”;供给端,上游TDDI及DDIC价格已趋于稳定,面板厂有效产能增长但产品结构动态调整。

总体来看,上游零组件供给边际放松,需求稳定,目前供需已趋于均衡,短期或小幅回调,整体价格料将维持稳定。

中大尺寸方面:11月平板跌幅2.6%-3.2%,笔电价格变化-2.1%~0.0%。

近四月平板涨势受阻,9月转跌,11月价格继续下行;年初至今平板涨幅2.7-3.4%笔电涨幅13.6-43.8%,整体维持相对较高水平。

平板来看,后疫情时代需求逐步回归理性,同时品牌厂商已于7月起为旺季备货,目前库存趋高。

笔电来看,需求端Q4分化明显,HDTV低端需求环比下降,而海外线下办公复苏及GPU短缺下,商用及高端需求持续增长;供给端,DDIC供应逐渐缓解,面板有效产出持续释放。

往未来看,后疫情时代需求回归理性,2021Q4有待观望“黑五”和“双十一”的销售结果。

同时随苹果的新品发售,其他平板价格或在21Q4继续下降;IT领域面板厂商竞争加剧,未来行业格局或将重构。

大尺寸方面:本轮价格周期中,32”/43”/50”/55”/65”价格自20年5月低点至21年7月涨幅分别为169.7%/101.4%/138.4%/113.1%/77.1%,21年1-7月涨幅为30.9%/18.8%/31.4%/25.3%/27.3%。

7月达到顶点后8月开始下跌,7-11月价格环比变化-41.2%/-36.8%/-25.6%/-25.8%/-13.4%,目前约为2020年8月价格水平;11月环比变化-9.1%/-5.1%/-11.5%/-10.0%/-7.0%,较10月跌价速度有所放缓。

主要源于:需求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疫情解封、需求释放充分、财政补贴减弱、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下,旺季终端TV出货承压,印度等主要新兴国家则在旺季备货,小尺寸补充性需求释放,但整体库存仍高,渠道拉货谨慎;供给端,高世代线爬坡,大尺寸有效产能持续释放,目前厂商已逐步调整稼动。

我们预计TV面板21H2及22H1面临价格回调,但9月下跌后,价格降幅有望收敛。

长期而言,韩厂产能退出,中国大陆面板厂新产线逐年爬坡,加之国内产能持续向龙头集中,我们认为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来看,预计大尺寸面板格局向好趋势不改,未来供需均衡价格企稳预期下,龙头厂商有望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厂商数据:11月中国台湾面板厂产能保持平稳,中大尺寸面板价格同比仍处于高位,面板市场的重点公司营收同比仍增,但增速随跌价收敛,环比有所下跌。

其中面板公司友达光电业绩略有波动,11月营收同比+19.0%,环比+1.6%;群创光电11月各尺寸价格提升,受益多元化产品组合,营收同比+1.90%,环比0.80%;瀚宇彩晶受益于行业景气及产品结构优化,整体产品ASP维持较高水平,Q3整体产品ASP达51美元,环比下滑(21Q2为70美元),但较2020年仍处较高水平(20Q3/Q4分别为40/51美元),同时由于公司主要布局于小尺寸面板市场,受出货量下滑影响,11月营收同比-20.14%,环比+30.71%。

偏光片公司力特光电11月营收同比+10.76%,明基材料11月营收同比-2.45%,显示驱动IC公司联咏11月营收同比+59.24%,天钰11月营收同比+68.80%。

主要产品出货量情况:10月面板出货同比-5%。

整体来看,Q4目前下游需求不佳,出货同比有所跌落。

目前,头部电视品牌/OEM厂商计划21H2下调面板订单量,整机厂面板厂库存攀升,面板价格高位下采购动力受抑制,实际出货走弱。

10月监视器面板/笔记本面板/平板电脑面板同比分别+2%/+18%/-26%。

主要源于:在线教育/办公需求强势,叠加厂商补库等拉动需求,笔电出货同比保持增长。

监视器、平板电脑需求回归理性,出货同比下降。

供给侧与需求侧近况更新:11月中国台湾地区疫情缓解,供需趋稳;宅经济仍发展,奥维睿沃预计2021年四季度全球TV出货下降6.3%。

供给端,康宁广州10.5代液晶玻璃基板工厂正式量产,CINNOResearch预计从现在起到2024年,65寸及以上的大尺寸电视市场将以两位数的复合年增速增长;信利集团以200亿元投资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从200亿元的投资规模以及信利以往的投资经历来看,该产线支持超高分辨率的LTPS产线,包含从面板到显示模组的完整产能配套;三星Display宣布进入大型OLED面板市场,QD产能达3万片/月;天马厦门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全面封顶,该生产线正式投产后,柔性显示基板的设计产能为4.8万张/月;TCL华星拟扩建武汉6代LTPSLCD产线t5,并预计36个月内达到4.5万片加工玻璃面板/月的设计产能。

需求端,据奥维睿沃数据,21年前三季度全球TV出货量15370万台,同比-3.3%,其中OLEDTV出货440万台,同比+106.7%;出货面积10560万平方米,同比+3.0%;出货平均尺寸48.1”,同比增长1.4”。

受疫情与面板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前三季度TV出货量同比下降15.7%。

回首21H1,在欧洲杯、奥运会、美洲杯三大体育赛事观赛需求拉动下,全球TV出货量同比增长6.8%,但对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上半年仅有0.2%的微幅增长,全球TV需求已显疲态。

据奥维睿沃预测,21年四季度全球TV出货同比-6.3%。

上下游动态追踪:上游方面,杉金光电将扩建2条2250nm超宽幅偏光片卷材生产线,设计产线速度可达70米/分钟。

公司预计该项目将于2022年实现满产,届时杉金光电偏光片总产能将突破2.5亿平米。

随国内偏光片公司扩产持续,我们预计至2025年国产偏光片的全球市占率有望达55%。

下游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公司EM3公开了一款配MicroOLED屏的超薄VR眼镜原型机。

目前海内外公司已实现硅基OLED量产,巨头引领革新下,我们预计硅基OLED有望在未来1~3年内成为主流配置,接力fastLCD升级VR设备显示。

重点公司追踪:11月电视面板价格维持下降趋势,环比下跌5.1-11.5%。

TV面板价格自2020年5月低点至21年7月上涨77.1%-169.7%,7月达到顶点后景气度下行,7-11月降幅为13.4%-41.2%,目前约相当于2020年8月价格水平,11月环比下跌5.1-11.5%,有所收敛。

未来,经济恢复和产能退出料都具有趋势性,上游IC和玻璃基板等材料缺口仍在且TV厂商减少订单预期,但超大尺寸LCD出货仍爬升;随疫情影响减弱需求回归正常,同时新增产能爬坡,21H2供需缓解,行业大尺寸趋势下,较小尺寸面板价格预期继续回调。

但长期而言,韩厂产能退出,中国大陆面板厂新产线逐年爬坡,加之国内产能持续向龙头集中,我们认为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来看,大尺寸面板格局向好趋势不改。

小尺寸方面,折叠屏商业化后有望驱动屏幕替换潮,利好小尺寸柔性OLED产品发展。

我们持续看好国产替代趋势下国内面板龙头份额提升,中长期坚定看好双龙头,持续建议关注京东方(公司2021Q3归母净利润同比+441.14%)、TCL科技(2021Q3归母净利润同比+183.69%),逢低布局。

风险因素:疫情控制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走弱;海外产能退出不及预期;技术革新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