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债务违约,教会我们的事-211227

上传日期:2021-12-27 11:31:35 / 研报作者:赵伟2022年水晶球宏观最佳分析师第5名
杨飞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债务违约,教会我们的事-211227.pdf
大小:13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债务违约,教会我们的事-211227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债务违约,教会我们的事-211227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债务违约,教会我们的事-211227(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债务违约,教会我们的事-211227(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换个视角看债务违约,不只是债券投资的事;违约背后的驱动逻辑,也会对权益投资产生影响。

本文梳理过往违约风险特征、驱动逻辑和市场影响,可供参考。

债务违约呈现3年左右的周期,风险逐步向重资产领域、高评级主体等扩散债务违约呈现3年左右的周期特征,风险逐步向重资产的地方城投平台和地产等领域扩散。

2010年以来,一共出现4轮信用利差明显走阔、违约风险发酵的阶段,分别为2011下半年至2012年、2015年前后、2018年及2020年底以来;违约风险从一开始的点状“暴露”,到过剩产能行业主体、民企违约增多,再到近年来城投“信仰”的动摇和地产大规模违约,涉及到的行业、债务存量越来越大。

出现实质性违约的主体多为弱资质民企,但近年来国企、高评级主体也明显增多。

过往违约信用债中,民企违约债券规模占比超60%,第3轮违约阶段的2018年尤为集中、当年违约90%以上为民企。

近年来,国企违约开始逐渐增多,违约债券占比较2020年前大幅抬升23个百分点至39%左右;高评级主体债券违约也明显增多,AAA违约债券占比由原来15%以下升至当前30%以上。

债务出清背后是经济出清,从被动到主动,出清周期拉长、“资产荒”凸显债务违约风险多伴随经济出清过程出现,从经济下行驱动到政策主动释放。

过往4轮违约风险集中发酵的阶段,均出现在经济下行阶段,前面2轮主要缘于钢铁、煤炭等行业景气大幅下滑;最近2轮主要缘于政策推动“去杠杆”带来的风险加速释放,2018年“结构性去杠杆”背景下,高负债民企“首当其冲”,2020年下半年以来,房企融资相关监管加强等,加速前期债务扩张过快的房企风险暴露。

驱动逻辑变化下,债务出清周期明显拉长,出清过程中“资产荒”现象持续存在。

债务出清过程多伴随“资产荒”,货币流动性宽松、“安全”资产减少、资金风险偏好下降等,使得资金与资产不匹配现象较为突出。

2018年债务风险转向主动释放后,融资修复过程由1年左右拉长至2年以上,“安全”资产持续收缩、资金对“确定性”的理解变化等,导致“资产荒”持续时间长于前2轮债务出清阶段。

本轮债务出清节奏,决定了“资产荒”现象延续,使得“确定性”资产享受溢价政策调控定力、债务压力凸显下,本轮债务出清过程或尚未结束。

地产政策微调,重在避免地产出清带来民生等领域“次生风险”;对于前期扩张较快的房企债务,坚持企业自救责任和市场化的处置原则。

违约风险发酵下,银行放贷谨慎、机构认购债券意愿下降等,加大房企债务“螺旋式”收缩压力。

地产出清过程中,前期累积的地方债务压力更加凸显,尤其是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地区。

传统重资产领域的债务持续出清等,决定了“资产荒”或仍是影响资本市场的重要逻辑。

对债券市场而言,地产和城投等违约风险的频现,改变资金对“确定性”的理解和定价,不同地区、不同主体债券分化加大,优质主体或享受相对更低的成本定价。

对于股市而言,确定性较强、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减少,将推动资金向权益类资产要收益,“固收+”和权益类产品增长,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结构深化。

风险提示:债务风险加速暴露,政策调控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