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51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226.pdf
大小:186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51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226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51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226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51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226(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51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1226(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2021年钢铁需求同比增速为负,但行业吨钢盈利丰厚,主要得益于供应端的行政限产,因此未来限产政策的走向对行业基本面至关重要。

从近期的政策精神来看,我们预计行政限产可能在2022年松动。

12月14日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未提及未来的压缩产量政策,而压缩产量政策正是在2020年末的该会议中首次提出。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重回政策重心,而行政限产属于收缩性政策,与稳增长的精神并不一致。

此外钢铁需求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已进入负增长状态,即便没有行政限产,产量也会跟随需求自然收缩,行政限产的必要性已经弱化。

如果没有行政限产,吨钢盈利可能会出现明显回落。

行政限产影响的有效产能年化达到10%,阶段性地超过20%,如果没有行政限产,那么2022年有效产能将增加10%,再叠加需求负增长,2022年钢铁过剩程度可能会明显增加,有效产能利用率回落至2014-2016年水平。

另外一个可以参考的时点是2021年6月,当时行政限产预期出现了阶段性的松动,随即导致螺纹钢吨利润大幅收缩至-200元水平。

对于铁矿石而言,即便限产放松也不会明显提升铁矿石需求,2021年下半年钢产量的回落并不是由行政限产导致(是需求收缩导致),因此限产放松并不会带来钢产量提升(结构上高炉钢占比可能会略有提升),铁矿石需求不会有太多改善,加上矿价本身处于虚高状态,铁矿价格长期下行压力并无改变。

建议从成长型新材料类行业中寻找机会,关注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等。

煤炭:关注寒潮带来煤炭日耗提升。

动力煤方面:煤价延续下行态势,寒潮将带动日耗提升。

本周秦港山西产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940元/吨,周环比下跌140元/吨,延续跌势。

供给方面,保供政策尚未退出,整体供应较充裕,下游市场观望仍明显,采购规模没有显著提升;北港价格走弱,出货意愿增加,但下游电厂库存偏高,采购放缓,港口调入调出量都有下滑;随着环保、安全检查推进,部分地区受超产影响已减产停产。

需求方面,电厂库存小幅下降,截止12月23日,沿海八省电厂煤炭库存量3484.4万吨,日耗214.4万吨,日耗缓慢上升,目前库存仍在高位,年末寒潮预警升至黄色,预计将带动日耗攀升。

国际方面,澳洲受雨水影响,生产和运输受到影响,国际煤价近期走高。

整体而言,后续关注寒潮天气及库存消耗情况,当前高卡煤依然稀缺,寒潮可能带动煤炭库存消耗会比较快。

炼焦煤方面,供需两端支撑市场持续改善。

本周主流炼焦煤价回升,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245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

供给方面,受安全检查力度加大以及部分煤矿自动减产检修影响,主产区供应下降。

进口方面,甘其毛都口岸通关维持在100车左右,仍处低位,下游采购积极,但蒙煤可售资源有限,叠加国内炼焦煤价偏强运行,蒙煤价格稳定在近期高位。

需求方面,由于库存逐步下降,供应仍收紧,下游焦企冬储补库意愿强烈,焦化厂签单积极性明显提升,支持煤价向好运行。

整体而言,国内炼焦煤市场持续好转,供应持续收紧,采购意愿较强,煤价延续涨势,后续继续关注下游焦炭需求情况。

焦炭方面,供给持续收紧,补货需求增加。

截至12月24日,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2560元/吨,周环比持平,全国平均吨焦盈利约为88元/吨。

供给方面,受环保政策影响,山西部分焦企关停,叠加冬奥会来临,限产力度加大,短期供给将继续收紧,上周产地焦企提涨100-200元/吨不等,部分钢厂及贸易商已落实涨价,其余多数主流钢厂多观望为主。

需求方面,考虑到后期天气、环保等对不确定性影响,下游钢厂加大补货力度,积极询货,部分钢厂库存已升至中高位水平。

整体来看,焦炭提涨意愿较强,积极补库情形下,部分钢厂已有暗涨情况,后续关注钢厂复产情况以及原料煤反弹的影响。

动力煤股建议关注:陕西煤业、兖州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电投能源、昊华能源。

冶金煤股建议关注: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冀中能源、山西焦化。

无烟煤建议关注:兰花科创。

焦炭股建议关注:金能科技、中国旭阳集团、开滦股份、陕西黑猫.有色:中国稀土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行业格局重塑。

新能源延续高景气,产业链价格传导顺利,国内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4万辆和4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1.2倍,广东某电池厂拟上调电池价格,产业链价格传导顺利。

碳酸锂价格创历史新高,本周,电池级碳酸锂较上周上涨10.0%,价格突破25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较上周上涨4.4%,锂辉石报价较上周持平;原料趋紧,钴价或将进一步上行,本周,MB钴(标准级)、MB钴(合金级)报价分别环比上涨1.3%、1.3%,折算国内金属钴含税价已经达到53.60万元/吨;国内金属钴、硫酸钴、四氧化三钴分别上涨0.7%、1.5%、3.5%;稀土永磁进入“量价齐升”阶段,现货市场,国内氧化镨钕报价下跌1.5%,政策方面,中国稀土集团正式在赣州挂牌,行业格局重塑。

锑原料紧张局面不改。

国内锑精矿价格为5.70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88%;锑锭价格为7.3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68%。

欧洲能源问题持续发酵,推动基本金属价格上行,欧洲能源危机导致电价上涨的影响持续发酵,铜价跟涨铝锌,LME铜、铝、铅、锌、锡、镍本周涨跌幅分别为2.0%、4.2%、-1.6%、4.1%、0.4%、2.2%,价格整体上涨。

建材:本周观点:多地出台购房补贴政策,同时央行保监会鼓励地产项目并购,地产政策边际向好下,地产链预期有望修复,且涨价逐步落地/原材料价格回落,品牌建材逐步进入布局时点,龙头确定性高。

碳纤维/石英砂/玻纤景气度延续,继续推荐。

玻璃板块价格底部回升,重点关注光伏、电子、药玻等新品类拓展。

地产预期边际好转+专项债发行提速有望支撑水泥需求,当前水泥板块估值性价比高,优选有量增逻辑的龙头。

减水剂板块成本端快速下降,首选具备新品类拓展逻辑的龙头。

1)对于碳纤维行业,我们认为民用碳纤维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只在需求高增(风、光、氢等),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下龙头抓住机遇实现追赶之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成本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超越的历史机遇。

高技术、工艺和资金壁垒下,得“原丝”者得天下。

中长期看,参考玻纤,行业渗透率提升或依赖以“价格”换“需求”。

我们建议关注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拟上市)、光威复材、原丝龙头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简科技、恒神股份;碳纤维设备厂商精功科技;下游复合材料厂商中材科技、金博股份、天宜上佳、宏发新材等。

2)对于消费类建材,一方面,地产政策底已现,地产行业融资端改善明显,地产链悲观预期有望持续修复。

另一方面,在涨价逐步落地以及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下,我们判断消费类建材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行业逐步进入布局时点。

消费类建材龙头在品牌/渠道/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不论从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重点布局龙头企业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三棵树、蒙娜丽莎、科顺股份、东鹏控股、亚士创能、伟星新材、永高股份、王力安防等。

3)对于石英玻璃行业,受益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电池P型转N型,高纯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新增或有限,石英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半导体、军工用石英材料需求景气向上,资质认证壁垒高,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重点推荐石英股份和菲利华。

4)对于玻纤行业,本周粗纱价格平稳运行,电子纱略有松动。

我们预计21Q4-22年粗纱新增产能有限,为26万吨,需求继续向好,在库存低位下,粗纱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我们预计21Q4-22年电子纱新增产能约15万吨,供给端仍有新增,不排除后续电子纱价格仍有松动,但预计22年整体仍将保持在较好水平。

重点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山东玻纤等。

5)对于玻璃行业,我们判断在地产“保交付”下,玻璃需求韧性有望维持。

供给端,考虑到目前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后续新增产能有限;此外,根据中国建筑与工业玻璃协会数据,目前在产产线中,8-10年/10年以上窑龄产能占比分别为14.1%/14.5%,高龄产线冷修或带来供给收缩。

目前玻璃价格和成本接近,在原材料/能源成本高企下,厂商挺价意愿较强,玻璃价格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重点关注多品类玻璃(光伏、电子、药玻等)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信义玻璃、洛阳玻璃等。

6)对于水泥行业,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基建有望逐步发力,地产融资端边际放松或可带动市场预期好转,水泥需求有望得到支撑;此外,政策调控煤价作用已经充分显现,水泥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情况下,企业成本压力环比有望缓解,我们继续看好水泥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重点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天山股份,建议重点关注上峰水泥、万年青、中国建材。

7)对于减水剂行业,原材料环氧乙烷价格已较高点回落约25%,仍有下降可能;9月底主要厂商集中提价有望逐步落地,行业盈利有望改善。

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明显,且新产品受益下游需求向好有望保持高增,重点推荐苏博特。

8)出口链条建议关注海象新材:公司是PVC地板生产及出口龙头,未来产能持续投放成长弹性凸显。

前期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及海运压力影响盈利承压,但当前受益出口链条高景气度及海运费下降,且企业逐步调价,成本端亦有回落,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化工:龙头价值穿越周期,积极拥抱新材料机遇:原油中期存回暖预期,建议关注海油工程。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11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29.6%,连续11个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

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疫情导致需求低于预期;限产放松、新增产能风险;2B端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