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降准降息之后,货币政策聚焦“稳增长”-211226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降准降息之后,货币政策聚焦“稳增长”-21122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降准降息之后,货币政策聚焦“稳增长”-21122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2月2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四季度例会。 对比三季度,本次会议在12月连续降准降息之后召开,新闻通稿结合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精神,体现了较迫切的“稳增长”诉求:1)加大跨周期调节与适时适度的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着力稳定信贷增长。 12月以来,央行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①12月6日,在流动性尚未出现明显挤压的情形下,全面降准释放流动性1.2万亿;②12月15日,MLF减量续作并继续增加跨年资金投放;③12月20日,1Y-LPR下调5BP至3.8%;④期间,12月9日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宣布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回收境内美元流动性冗余。 央行短时间内同时调控“三率”(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历史罕见,反映出经济“稳增长”诉求较为迫切。 另一方面,12月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一路走低,从1M期品种逼近“0利率”到逐渐向6M期以上品种蔓延,反映出有效信贷需求较弱,冬储项目不足,被迫使用票据业务填充信贷规模、稳定12月信贷增长。 值得重视的情况在于,长期限票据利率趋零,与银行资金成本倒挂,需要银行付出更大成本,也反映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较为严重。 作为经济增长的先导指标,金融体系信贷“稳投放”更为迫切。 12月16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座谈会。 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在于稳定明年开年信贷增长,阻断“需求—预期”的下行循环,而货币政策前期操作落脚点应在于稳定总需求和释放宽松信号。 2)货币政策工具总量稳定和结构发力,“稳信用”落脚点清晰。 货币政策着力“稳增长”需要明确抓手,在总量投放相对稳定的情形下,2022年“稳信用”的落脚点主要在于:①普惠小微投放要继续“量稳、价降”,大型银行料继续发挥“头雁作用”。 结构性政策支持力度不减,在前期给定增加的3000亿支小再贷款外,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化政策工具;②绿色贷款投放维持高增,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发力”,预计今年年内落地。 初步测算2021-22年或提供5000-9000亿元低成本资金支持。 此外,后续将有2000亿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③支持住房合理需求,涉房类融资多增无虞,增速从8.6%向一般贷款增速收敛。 下一阶段,房地产政策取向有必要从稳融资性现金流向稳定销售过渡。 恢复销售对于维持房企正常经营意义重大,按揭贷款将“量增价降”,开发贷“浮出水面”,甚至不排除进一步出台销售端非金融领域刺激性手段;④基建有效投资启动是稳定今冬明春经济的核心抓手,积极的财政政策“早启动、早见效”,有助于推动明年一季度实现良好的“稳信用”。 银行板块表现与投资逻辑:本周A股银行指数下跌0.8%,小幅跑输沪深300指数0.08pct;除紫金(+5.3%)、成都(+3.3%)等涨幅相对较好外,整体表现偏弱。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对于银行股投资不必悲观,未来一个季度银行板块的核心驱动要素可能在于:1)“宽信用”推动的强度如何;2)房地产企业风险是否进一步发酵。 我们对以上两点因素在明年一季度的情况相对乐观。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难以扭转;房地产风险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