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多方保障,推动能源低碳发展-211226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多方保障,推动能源低碳发展-2112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多方保障,推动能源低碳发展-2112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家能源局于12月24召开了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从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提升电力系统调节等多方面为发展提供支持;要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装备攻关,力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取得突破。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能源局于12月24召开了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从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提升电力系统调节等多方面为发展提供支持。 和2021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相比,对于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描述依然是“加快发展”,对于核电和水电的描述由2021年的“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变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和“积极稳妥发展水电”,风电和光伏的发展依然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而核电和水电的发展或有明显的边际变化。 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也需要多种清洁能源发展相配合。 ▍加强政策措施保障,为低碳发展提供支持。 会议指出,要出台《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各分领域规划。 此前,《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先后印发,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总体目标,部署重大措施,明确实施路径。 而能源主管部门出台上述政策,不仅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完善,还将为能源行业低碳发展确定明确目标和实施路径,有力的推进行业发展。 ▍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会议指出,要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启动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新能源的发展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第一批风光基地项目,涉及19个省份,规模总计97.05GW;对于海上风电,各个省份也在推动集群化开发,江苏等省份公布了明确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光伏的整县推进和分散式风电的开发,支持了新能源的分布式发展,此前我们预计整县推进光伏项目未来4年年均装机规模有望达40GW左右。 会议还指出,积极稳妥发展水电,加快推进西南地区龙头水库电站建设,核准开工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相较于2021年的“稳步推进水电建设”有一定的变化。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会议指出,计划建成福清6号、红沿河6号、防城港3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4台机组,新增装机367万千瓦。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今年以来,政府部门多次提及“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为核电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大陆地区商运核电机组达到48台,总装机容量为4988万千瓦。 发电量366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5%,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4%,和全球约10%的占比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加强抽水蓄能等调峰电站建设,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推动新型储能发展,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 优化全国电网格局。 引导用户侧参与市场化需求侧响应,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包括了跨区域输电线路的修建,包括抽水蓄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和新型储能的发展,包括配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近期南方电网公布“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大网架规划,推动柔性互联主网架技术,推动配电网投资,要加快电网通信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等,体现了电网的投资方向和结构。 详见我们新型电力系统2022年度策略报告《加速电能时代,升级电力系统》(20211104)。 ▍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会议指出,要重点推动燃气轮机、核电、可再生能源、油气、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力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取得突破;加快推动5G、区块链在能源领域应用,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探索氢能、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发展新模式。 技术一直是推动能源成本不断下降的最重要因素,核电领域从二代到三代机组,华龙一号投产商用;光伏领域,N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值得期待;风电领域,机组大型化需要整个系统升级的支撑;储能领域,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值得关注;氢能领域,还需要积极推动零部件的国产化。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装机规模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了能源的发展方向,推动能源低碳清洁发展,推动能源科技创新。 光伏领域,我们推荐通威股份、捷佳伟创、福斯特、阳光电源等;风电领域,我们推荐金风科技、东方电缆等,关注明阳智能;电网端,我们推荐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关注宏力达、威胜信息等;电源端,我们推荐东方电气,关注哈尔滨电气、中国核电、江苏神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