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2022年度策略,智能应用同风起,自主可控会有时-211218

《国海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2022年度策略,智能应用同风起,自主可控会有时-211218(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2022年度策略,智能应用同风起,自主可控会有时-211218(68页).pdf(6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复盘2021:先抑后扬,逐步分化。 复盘2021年半导体指数,整体来看,5月前半导体指数整体表现平稳,受益于优质企业业绩持续兑现以及芯片荒的催化,半导体指数在5月到8月期间表现亮眼,随后整体表现为震荡行情。 具体到细分领域来看,受益于半导体国产替代逻辑的推动,叠加业绩兑现情况良好,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领域在期间走出了更为亮眼的行情,数字芯片设计、分立器件、模拟芯片设计行业位列其后但均录得增长,集成电路封测板块增速为负,表现相对较弱;从个股层面来看,可以总结为两类企业表现较为亮眼,第一类为业绩兑现较好的半导体设备、IGBT、模拟芯片等热门领域的龙头企业,第二类为充分受益于低端芯片涨价的,初始市值较小、业绩弹性大的IC设计企业。 ◆半导体:技术变革驱动产业发展,半导体行业仍然是未来3-5年的科技投资主线。 从全球角度看,过去数十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一直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重大技术变革是推动行业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汽车智能化、VRAR、AIOT、云计算等将推动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上升期,WSTS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芯片市场价值将达到5529亿美元(+25.6%),并在2022年增至6015亿美元(+8.7%);从国内角度看,尽管事件性影响加大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逻辑是自主可控,当前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国产替代、产业趋势、政策资金),半导体行业仍然是未来3-5年的科技投资主线。 ◆半导体产业2022年两大投资主线:汽车半导体、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很长,涉及公司非常多,我们认为后续半导体板块将呈现分化趋势,业绩兑现能力强、产业趋势向好、竞争格局优良的半导体细分领域龙头将引领半导体板块持续上涨。 关于明年半导体投资的主线,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从终端应用发展趋势角度看,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大变革时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汽车半导体处于汽车与半导体的交叉点,有望站上历史的进程,迎来历史性的大发展机遇;从自主可控角度看,半导体上游的设备和材料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尤为重要,当前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质地优良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龙头公司,我们认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细分领域龙头有望抓住国产替代黄金机遇期实现快速崛起。 ◆风险提示:(1)疫情恶化导致终端需求走弱,进而影响半导体需求不及预期;(2)国内主要晶圆厂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3)客户验证及导入不及预期,导致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4)关键半导体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5)中美关系恶化,关键设备、元器件及原材料断供风险;(6)重点推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