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中国11月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电力供应稳定,消费价格提价预期上升-211217

《国信证券(香港)-中国11月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电力供应稳定,消费价格提价预期上升-21121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中国11月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电力供应稳定,消费价格提价预期上升-21121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整体来说,宏观政策持续向稳增长方向微调,降准有助稳定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PPI的涨价仍然维持高企,CPI则预期季节性上升。 消费端总体仍然疲弱,餐饮和汽车行业消费仍不景气。 贸易方面,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偏多。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量稳质升,主因全球疫情起伏不定,导致世界运力下降,中国的出口订单需要延迟送递及增加运费成本。 电力供应能力恢复有助工业活动恢复,中国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经济景气有所回升,當中医药制造业居前。 预期CPI将逐步上升,PPI则在高位震荡,剪刀差将会收窄11月CPI同比上升,PPI同比回落,剪刀差逐渐收窄,CPI回升的主要原因为食品价格,受季节性需求增加和短期供给偏紧影响,11月份猪肉价格明显反弹,蔬菜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以及去年同期基数低的影响,11月鲜菜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预计食品类价格具提价预期,另外消费端的电费将温和上涨,CPI短期会出现季节性的温和上升。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煤炭、金属等能源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但国际能源仍然维持在高位水平,因此总体预计PPI将在高位震荡。 降准向银行体系释放低成本资金,有望提升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截至11月底,中国M2余额为235.6万亿元,同比增加8.5%,增速比10月底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 M1余额为63.75万亿元,同比增加3.0%,增速比10月底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7个百分点。 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亿元,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总体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减少1605亿元。 但社会融资规模同比明显环比多增。 多增部分主要来自政府债券和直接融资。 11月,企业直接融资明显好转。 其中,债券融资新增4104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3264亿元的水平;股票融资新增1294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23亿元。 但从11月社会融资结构来看,人民币信贷增长仍然乏力,反映出企业融资需求仍偏弱。 随着降准落地,情况有望改善。 M1和M2同比增速与上月呈反向趋势,M1增速自今年1月份以来逐渐下降,在本月回暖,M2则是增速下降。 1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41.94万亿元,日均成交6.4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9.3%。 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4%,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9.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1.5%。 11月进出口增幅胜预期,出口增速逐渐放缓11月的进出口数据都比市场预期好,出口增速较上月来说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发达经济体货币财政紧缩预期加速,外需出现降温的迹象,但仍保持高位运行,全球需求持续复苏,再加上圣诞节日来临,是海外的消费旺季,外贸景气度延续上月改善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业PMI分项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从5月开始持续在收缩区间,但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10月上升1.9个百分点至48.5,为今年5月份以来新高。 11月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有利中国的进口,但是随着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人民币走势将会降缓。 另外,海外新型变种病毒“Omicron”的出现,新一波疫情蔓延,部分订单替代仍存在,预计今年底之前中国出口增速持续放缓,新型变种病毒使得外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偏多。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量稳质升,主因全球疫情起伏不定,导致世界运力下降,中国的出口订单需要延迟送递及增加运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