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消费行业简报:共同富裕为纲,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税调节猜想-211017.pdf
大小:2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消费行业简报:共同富裕为纲,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税调节猜想-211017

光大证券-消费行业简报:共同富裕为纲,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税调节猜想-211017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消费行业简报:共同富裕为纲,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税调节猜想-2110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消费行业简报:共同富裕为纲,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税调节猜想-2110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共同富裕政策下或将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

基于以上重要讲话,我们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分别进行了猜想和探讨。

黄金珠宝行业:目前我国现行黄金珠宝的消费政策是:1)金银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按照5%的税率征收;2)其他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按照10%的税率征收。

销售金条不征收消费税。

我们认为对于黄金珠宝消费税改革主要可能有两个方向:1)调整征收的范围和税率,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从而拓展地方收入来源。

2)通过调节消费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对黄金和黄金投资品征税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黄金尤其是黄金投资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极易变现且黄金价格对税收非常敏感,故而对黄金征税极易诱发走私、骗税行为,而杜绝黄金走私骗税的社会成本很大,甚至超过了税收额。

因此,对黄金尤其是黄金投资品免税更能体现税收的效率原则。

此前国务院文件明确,在征收环节后移中,将先对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的品目实施改革,再结合消费税立法对其他具备条件的品目实施改革试点。

有可能会对部分单价超出一定范围的黄金珠宝饰品,对于超出部分征收一定比例的“奢侈品税”或者“特殊消费税”如,韩国对每件价值超过一百万韩元的首饰,超出部分征收30%的特殊消费税;印度尼西亚对进口黄金首饰征收35%的奢侈税;匈牙利对黄金珠宝征收35%的奢侈品税。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高档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和成套化妆品,税率为15%(2016年我国化妆品消费税由30%下调至15%)。

其中高档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和高档护肤类化妆品是指生产(进口)环节销售(完税)价格(不含增值税)在10元/毫升(克)或15元/片(张)及以上的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和护肤类化妆品。

高档化妆品消费税纳税环节为生产环节、委托加工环节和进口环节,并非在销售环节缴纳。

我们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化妆品消费税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同时,由于国内外同款高档化妆品销售存在价差,我国海淘和代购在高档化妆品销售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未来化妆品消费税的改革对国际高档化妆品在国内的总体消费影响相对有限。

另一方面,目前高档化妆品品牌中国产化妆品品牌相对较少,我们认为消费税改革对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国产化妆品品牌正锐意进取,提升产品力、品牌力,跟进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年轻化。

白酒行业:目前白酒消费税采用从价和从量两种方式征收,从价税率20%,计税价格为厂家最后一级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的60%,而且每瓶500毫升的酒再从量计收0.5元。

我国从1994年开始对白酒从价征收消费税,到2017年确定沿用至今的征收方案,总共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变革,整体呈现税负越高、计征方式越严格的特征。

白酒消费税改革可能有两个方向:一)将征收环节从生产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这个可行性比较低。

因为白酒实际流通渠道很复杂、参与者很多,而且有很多个体户。

二)从量计征方式的改革:1)一种改革声音是按度数征收,但大部分白酒都是52、53度,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按度数征收不符合差异化和税收公平。

2)对比美日等国家,我国白酒从价税率已经较高、从量税相对较低。

如果提升从量税,有转移支付能力的酒企可以通过提价将压力转嫁给下游,而低端酒企因为税负较高,将承担更多压力。

综上,我们认为白酒消费税改革虽然理论上存在空间,但现阶段可行性不高,即使真的实施也是利好龙头,加速行业分化。

免税行业:假设消费税改革调整方向是上调,我们认为表面看消费税率上调会是免税行业利好,实质长期政策而言是偏利空的。

且假如疫情结束,海外高端香化与奢侈品消费复苏,海外价格优势明显,消费税率提升不符合国家一贯的吸引消费回流的大政策趋势。

免税商品免除的是商品关税、消费税、与增值税,当免税商品对应品类的消费税率调整,比如高端化妆品,免税商品与有税商品价差会跟随变化,目前15%,假设税率上调,有税渠道假如要把成本转嫁于消费者,免税商品价格优势会更加明显。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国家对于免税区域的开放也会更加谨慎因为税收影响大。

未来政策放宽比如市内店这些可能推出时间以及放松程度会相对延长。

以行邮税例子看税率调整参考:我国行邮税(对个人携带进境的行李和邮递物品征收)经历几次调整,基本都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4月8日前,进出境物品税目税率分为10%、20%、30%、50%四个档次;2016年4月8日起调整为15%、30%、60%三个档次;2018年11月1日起将调整为15%、25%、50%三个档次,2019年调整,将1、2类税率分别下调2%、5%,3类没有下调,因为国家不鼓励非日常奢侈品消费,但也没有加大税率。

风险提示:终端零售疲软,国内/国际疫情影响超预期,地产后周期子行业受地产行业不振影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