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金属、非金属与采矿行业周观点:美元疲弱,金铜共涨,铜锂钴仍是首选-191229

《太平洋证券-金属、非金属与采矿行业周观点:美元疲弱,金铜共涨,铜锂钴仍是首选-1912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金属、非金属与采矿行业周观点:美元疲弱,金铜共涨,铜锂钴仍是首选-1912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内容
本周上证综指周环比持平,有色板块大涨6.8%,排名所有行业第一。有色子板块全面上涨,其中其他稀有小金属(+13.71%)、锂(+13.45%)、磁性材料(7.17%)、铜(6.12%)、铅锌(5.96%)、黄金(5.74%)。
我们上期推荐标的平均涨幅7.76%,继续跑赢大盘和行业,涨幅分别为洛阳钼业(16.09%)、紫金矿业(10.95%)、江西铜业(10.17%)、博威合金(6.49%)、楚江新材(1.97%)、南山铝业(0.91%)。
商品方面,工业金属本周再度普涨,我们重点推荐的铜持续高位震荡上行,沪铜和伦铜周涨幅分别为0.93%、0.64%。此外铅本周亦有所上涨,沪铅与伦铅分别上涨1.26%和0.49%。贵金属方面,金银全面上行,Comex和伦敦现货黄金涨幅分别为2.24%和2.2%,SHFE黄金周涨幅1.83%;Comex和伦敦现货白银涨幅分别为3.27%和4.64%,SHFE白银周涨幅5.45%。稀土方面,重稀土继续保持坚挺,氧化铽周涨幅0.57%,轻稀土则延续下行趋势,镨钕氧化物跌幅0.7%。小金属方面,1#钴、1#镁锭周涨幅分别为4.51%、1.33%,其他金属疲弱下行。
本周黄金白银和铜出现同向上涨。理论上贵金属为宏观需求疲弱下的避险工具,铜是宏观需求转好的风向标,一般而言二者走势呈现跷跷板效应。但本周金铜共涨,我们认为是美元疲弱的缘故。本周五美元指数收于97%,周环比下跌0.67至7月中旬以来低位。美元指数相比9月末跌幅已达2.41%。黄金和铜等美元计价主要工业品,在美元下跌的环境下,只要基本面相对较好(如铜铝),均有一定的上行动力。
从权益资产角度,金价触底时间可能已经过去,相关标的股价处于低位,可以适当进行布局。但我们认为短期看,更好机会的仍是铜等基本金属,及锂钴等新能源金属。我们持续重点推荐铜铝板块。对于铜铝板块而言,宏观需求改善的逻辑仍然延续,而供给端的减产逻辑本周则进一步发酵。
本周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12月26日在福州召开会议,敲定2020年一季度铜精矿TC的benchmark为67美金/吨,较2019年四季度上调1美元/吨。同时商谈2020年铜冶炼企业减产计划、产量以及时间。从目前来看,市场普遍预计民企冶炼厂减产确定性较高,国有企业减产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即便国有大型冶炼企业实际减产有所折扣,但减产事件反映出矿端的紧缺已经在产业链上开始传导,精炼铜供给的边际收缩具有较大确定性。
当前基于加工费的不断回落和副产品硫酸价格的不断下降,不少中小冶炼企业已经陷入亏损后的被动减产。根据最新数据,尽管11月中国铜精矿进口量同环比均有所回升(同比+26.95%,环比+12.68%),但12月份中国铜冶炼厂现货粗加工费再度下降3美元至55.5美元/干吨,反映出矿端整体供求仍旧趋紧。而副产品硫酸价格近期跌至150元/吨左右的历史低位,对比而言上一轮底部价格在2016年大概是155元/吨左右,当前副产品对冶炼企业盈利拖累明显。
同时我们认为2020年大型冶炼企业停减产概率较大。目前市场普遍认可的国内冶炼厂成本基本在55美金-75美金左右,对于大型企业,随着明年长单加工费62美元的实施,且硫酸价格保持较低水平,则更多冶炼厂陷入亏损状态将是必将的。如果说年内的停减产还是集中在小冶炼厂,那么明年将有更多大型炼厂面临经营压力而可能选择停减产。
除了铜铝,26-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时隔数年,再度明确表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叠加海外补贴周期开启,供给边际改善,新能源金属锂钴板块在情绪推动下有望持续反弹。
推荐配置标的:紫金矿业(铜、黄金)、江西铜业(铜)、洛阳钼业(铜钴、钨钼)、南山铝业(铝)、楚江新材(铜+新材料)、博威合金(有色新材料)、天齐锂业(锂)、赣锋锂业(锂)、华友钴业(钴)、寒锐钴业(钴)。
风险提示:美元超预期走强、铜联合减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