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0年第1期(总第270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十大经济信号-200102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0年第1期(总第270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十大经济信号-200102(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0年第1期(总第270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十大经济信号-200102(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对经济运行形势进行了准确、前瞻的把握,并明确提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具体来看,本次会议在突出新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顺序调整、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房地产调控、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均释放重要信号。
深刻认识当前经济运行形势
(一)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19年则进一步明确“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是综合国内外形势,对中国经济当前运行情况得出的判断。
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6.2%,比上年同期降低了0.5个百分点。供需两端表现均较为疲弱,2019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5.2%,分别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1和0.7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困难增多,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融资问题突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2019年前10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2.9%。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IMF多次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2.5%(市场汇率法),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约90%的经济体GDP增速出现下降。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再宽松”,超过30个国家或地区先后宣布降息,经济运行日益呈现“金融化”特征,表现为高流动性、低增长、低通胀与高泡沫,风险逐渐累积。
(二)中长期经济稳中向好趋势不变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主要依据在于:
一是我国的制度优势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还能完善竞争性市场环境,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处于中高速增长(1978-2018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速为9.5%),并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增长,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全球财富报告2018》显示,中国家庭总财富已超过50万亿,位居全球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三季度为60.5%。广阔的市场优势赋予了中国较大的腾挪空间和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
四是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我国不仅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力群体,而且劳动力素质正在不断提高。201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达54.4万人,增速为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