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超华科技-002288-聚焦电子基材,发力5G及新能源市场-200103

《国信证券-超华科技-002288-聚焦电子基材,发力5G及新能源市场-20010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超华科技-002288-聚焦电子基材,发力5G及新能源市场-200103(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超华科技动态跟踪。
国信电子观点:超华科技公司拥有从PCB原材料到PCB成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坚持“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战略,拥有一站式服务客户能力。目前公司投建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二期项目,其中近4000吨为锂电铜箔产能,为布局新能源汽车锂电打下较好基础。同时公司在2018年成功开发了5G高频特种板及超大尺寸特殊板,将来有望进一步拓展5G高频高速的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净利润分别为0.47/0.71/1.05亿元,对应PE 100.0/65.6/44.7倍。公司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定位自身新材料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给予“增持”评级。
评论:
纵向一体化PCB公司
超华科技成立于1991年以PCB起家,并于2009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09年至今,超华科技坚持“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战略,并持续向上游原材料产业拓展,公司进入全产业链布局阶段,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PCB外延并购,先后收购广州三祥、梅州泰华、惠州合正等公司。公司目前拥有铜箔产能为1.2万吨/年,覆铜板产能为1,200万张/年,PCB产能为740万平方米/年,未来产能目标将达铜箔4万吨/年、覆铜板3200万张/年。
超华科技于2015年成功介入智慧城市和芯片设计及软件集成产业领域,参股全球领先的G.hn芯片设计公司芯迪半导体;超华科技重视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互融互补,公司发起设立的梅州客商银行已于2017年正式开业,2018年控股设立深圳华睿聚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股东梁健锋先生、梁俊丰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4.95%,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19年4月,公司原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梁健锋卸任,由梁健锋之子梁宏成为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超华科技产品主要为高精度电子铜箔、各类覆铜板等电子基材和印制电路板(PCB)。公司目前已具备提供包括铜箔基板、铜箔、半固化片、单/双面覆铜板、单面印制电路板、双面多层印制电路板、覆铜板专用木浆纸、钻孔及压合加工在内的全产业链产品线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是行业内少有的具有全产业链产品布局企业。
二、公司营收结构分析,铜箔和覆铜板近年来稳定增长,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近年来公司营收及净利润有所波动,扣非净利润呈现小幅增长。2017年~2018年以来公司营收约在13~14亿元左右;净利润于2017年成功扭亏为盈之后,约在0.35~0.47亿左右;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0.88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0.56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达到0.52亿元;归母净利润2018年为0.35亿元,预计2019年为0.47亿元,待公司2020年新建铜箔产能释放之后,有望迎来较好提升。
近年来铜箔和覆铜板营收占比较高,贡献绝大部分利润。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2019年中报,铜箔与覆铜板业务占比达到70%的水平,其中铜箔营收2.8亿,占比为40%;覆铜箔板营收2.09亿,占比为30%;印制电路板营收1.94亿,占比为28%。铜箔、覆铜箔板、毛利率分别为29.75%、18.20%、8.89%,铜箔贡献毛利较高。
近三年来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有所提升。公司客户群覆盖国内大部分PCB、CCL上市公司和行业百强企业。公司高毛利锂电铜箔产品已通过部分重点客户测试和验证,实现小批量供货;5G高频特种板也正积极扩大国内优质客户覆盖;此外,公司PCB事业部在报告期实现汽车板的生产,并通过客户认证。公司通过高端产品的开发,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优质客户群的覆盖面,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三、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核心盈利指标对比行业显现较弱,主要为毛利率表现一般,且总体费用率显现提升
公司核心盈利指标ROE近3年低于PCB行业中位数,通过杜邦分析显现为净利率较低。2016-2018年,公司ROE显现较低,分别为-5.14%、3.15%、2.26%,低于行业中位数水平。通过杜邦分析比较显现,公司ROE水平表现一般主要归因于公司近3年来净利率显现较低,以2018年财报数据为例,行业净利率中位数为11.59%,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48%,仅为行业中值的21%;公司资产周转率为0.51,为行业中值的66%;权益乘数为1.79略高于行业中值1.72。
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司2018~2019Q3扣非ROE年好于ROE表现,显现为非经常性损失对公司盈利产生一定影响。深入分析后,发现公司常规业务表现有所向好,但财报期非经常性损失发生较多,其中在2018年及2019Q3财报期,分别发生为3,323和3,579万元非经常性损失,主要原因为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被广东证监局于2017年12月认定为存在虚假记载,部分投资者据此上诉并要求公司赔偿,公司与这些投资者达成和解协议并补偿了相关损失,故而发生此非经常性损益。我们判断曾经公司财务内控管理存在问题,但随着2018年7月公司财务相关负责人替换,以及2019年3月公司新董事长任职,公司管理及内控正在进一步规范。
除经常性损益因素外,公司总体费用率升高,导致净利率走低
2016年~2019Q3年,毛利率显现回升,从初期的9.59%提升至2019Q3的22.38%,总体上低于行业中位数约5~7个百分点,但提升速度快于行业中位数表现。显现公司优化营收结构,高毛利的铜箔产品销售增长呈现效果。
在毛利率提升背景下,公司净利率低于行业中位数,EBITDA率(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相对表现略好。和行业中位数相比,公司EBITDA率2017~2018年略低2~3pct,2019年Q3两者差距有所增大至5~6pct,预计也是受非经常性损益及公司自身费用率提升的影响。
分拆公司各项费用率情况,公司费用率持续提升,但各阶段费用细项呈现差别。2017~2018年,公司财务费用率提升较快是整体费用率提升主因,而2019年公司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呈现显著增长,预计主要系公司为研发包括高毛利及5G新产品,故研发投入显现较快增长。
四、公司营运指标稳健性分析
截止2019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45.90%,同比提升3.47%,整体负债率属于正常情况,存在一定偿债压力。
仔细拆分发现,公司主要负债为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96%。而2019年Q3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1.13和0.61,且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公司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合计7.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为1.89亿元,而在手账面货币资金为0.89亿元,并且公司于2019年10月9日将持有的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17.60%股权质押给中国银行,出质股权数额为3.52亿元,以上显现公司存在一定的债务压力。
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分析,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基本处于行业中位数水平,显现下游客户回款属于正常情况。存货周转天数显著高于行业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
我们详细分拆公司存货占比情况及存货分类,公司存货/总资产占比近年来走高,截至2019Q3达23%。公司近年来存货金额年增速达21%~28%左右,快于营收增速,2019Q3达到了6.7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23%,高于竞争对手水平。此项部分解释了公司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上升原因。
我们以公司2019中报数据,分析公司存货详细分类:显现公司存货占比最大的科目为“发出商品”,2019H1期末账面价值为2.26亿元,同比增长了84%,预计主要系公司为获取客户提前将货送至对方工厂,等对方使用生产后再结算所致。此科目快于营收增速,显现下游产业链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公司原董事长梁健锋先生股票质押比例较高,截至2019/12/19日,未解质押率数量占其持有股份数的99.50%。公司另一重要股东梁俊丰先生质押比例占其持有股份数为60.62%,处于合理偏高水平。公司总体股权质押率为26.1%,相比年初基本持平。
五、投资建议
公司拥有从PCB原材料到PCB成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并坚持“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战略,拥有一站式服务客户能力从而牢牢把握优质客户群体。目前公司投建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二期项目,其中近4000吨为锂电铜箔产能,为布局新能源汽车锂电打下较好基础,并且公司在2018年成功开发了5G高频特种板及超大尺寸特殊板,将来有望进一步拓展5G高频高速的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净利润分别为0.47/0.71/1.05亿元,对应PE 100.0/65.6/44.7公司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定位自身新材料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给予“增持”评级。
六、风险提示
1、公司扣非利润虽显现改善,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仍需要关注,若宏观经济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情况下,可能存在营运稳健性风险。
2、公司2014年因虚增利润而被广东证监会监管处罚、2017年年度审计报告审计结果为带保留意见、2018年10月公司又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参股公司贝尔信涉嫌合同诈骗正在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对2015年度~2018年上半年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显现公司存在管理及财务内控不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