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12月通胀数据点评:猪通胀“偃旗息鼓”?或只是“寅吃卯粮”-200109

《东兴证券-12月通胀数据点评:猪通胀“偃旗息鼓”?或只是“寅吃卯粮”-2001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12月通胀数据点评:猪通胀“偃旗息鼓”?或只是“寅吃卯粮”-2001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19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5%,环比持平;PPI同比下降-0.5%,环比持平。
观点:
1. “保供稳价”至少持续至两会,供给前移,高点后移
CPI环比持平,猪肉价格有所回落,环比下降-5.6%,带动蛋类下降-4.7%,牛羊肉价格基本持平,符合高频数据跟踪结果,鲜菜环比上涨10.8%,超出季节性效应。总体来看CPI基本符合预期,见12月27日通胀主题报告《保供稳价,CPI高点可能推迟到节后》,CPI核心矛盾仍是猪肉供需,主要逻辑如下:
猪肉供需“紧平衡”,供给和需求哪个更重要?
从需求端来看,春节期间猪肉需求具有“刚性”,被高价压抑猪肉消费需求有望回升,推动猪价上涨,加之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需求高点错位,CPI可能在高位。
从供给端来看,猪肉产能完全恢复可能要到2020下半年,保供稳价政策将短期供给前移。根据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会议要求,“扎实做好元旦、春节“两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供应保障工作”,确保肉食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政策有效遏制了猪肉上涨预期,“压栏”时间缩短,短期猪肉供给有所恢复,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保供稳价政策可能透支了部分未来供给,而短期内猪肉总供给是有限的,“寅吃卯粮”春节后猪肉供给可能不足。
从经济学最简单供需原理出发,分析政策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春节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0和S0;春节期间需求增加(D0→D1),政策稳价保供(S0→S1),供需作用下价格下降,符合近期猪肉高价格环比微跌的现状;由于供给被提前透支,节后供给大幅减少(S1→S2),需求回落至节前水平(D1→D0),供需作用下节后猪价可能超预期上涨,价格可能冲击新高。
综合考虑供需作用,猪肉价格和CPI高点可能后移至节后,大概率在三、四月份。
2. PPI同比小幅回升,走势或呈M型
PPI略超预期,主因是生活资料。PPI环比持平,同比-0.5%,略超wind一致预期(-0.3%),根据CRB指数、PMI出厂价格和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12月均明显回升,多数预测PPI环比转正。从统计局公布数据看PPI拖累主要在生活资料,环比下降-0.2%。
从翘尾因素看,2020年PPI走势呈M型,今年春节提前,另外专项债发行提前,基建有可能提前发力,一季度PPI可能有所反应。
风险提示: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时间和力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