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天顺风能-002531-重大事件快评:加码四成产能,布局三北和海上风电市场-200110

《国信证券-天顺风能-002531-重大事件快评:加码四成产能,布局三北和海上风电市场-20011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天顺风能-002531-重大事件快评:加码四成产能,布局三北和海上风电市场-20011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天顺风能2019年1月8日公告称,计划投资6亿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建设12万吨陆上风塔产能;同时规划在江苏射阳面向海上风电市场投资16亿元,建设25万吨海工装备产能。
国信电新观点:1)乌兰察布地区未来三年将有至少两大风电基地建设,合计装机容量8GW以上,保守估计风塔需求超过40万吨。公司作为全球龙头企业,新建12万吨产能及时抢占区域市场份额,投资回报的安全边际较高;2)江苏射阳海工装备项目弥补公司目前国内海上风电产品的空白;3)海上风电产品拥有更高的议价权和盈利能力,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成长。4)风险提示:警惕钢价快速上行对公司盈利能力侵蚀的风险;未来欧洲反倾销调查结果对公司潜在的业绩影响。5)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风塔龙头企业,正积极完善风塔板块的产能和产品布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三北和海上风电市场建设新厂提升市场份额,内蒙12万吨陆上风电产能投产进度较快,有望在2021年贡献增量业绩,但规模有限。考虑到2020年新厂处于建设期,2021年处于产能爬坡期,同时将有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7.9/9.0/10.0亿元,同比增速68/15/10%;摊薄EPS为0.44/0.51/0.56元,合理估值区间维持7.48-9.33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加码三北产能建设剑指乌兰察布大基地市场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优势和竞争能力,公司计划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投资设立子公司商都天顺,主要从事陆上风力发电塔架及其配套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能为12万吨,我们预期固定资产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公司表示,商都天顺是公司提升产能,强化风塔主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之一,目的在于顺应国内风电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公司在北方地区的产能布局,满足周边地区风电产业对中高端塔筒产品的市场需求。
乌兰察布6GW示范项目风电基地一期在2019年9月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点对网单一陆上风电项目,由国电投集团、国电投内蒙能源公司以及察哈尔新能源公司共同建设,项目预计分三年并网,集中吊装期在2021年。该项目的风机设备招投标已经完成,机组选型在3.4MW以上。目前该项目风塔招标工作尚未完成,保守估计预计整体风塔需求超过30万吨,年均风塔需求超过10万吨,进一步支撑内蒙古2021年的风电设备需求。
中广核2GW风电项目落户乌兰察布市,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计划总投资170亿元,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在当地化德县建设2GW风电平价基地项目和100万千瓦光伏项目。项目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取得建设指标并核准,2020年8月底前完成合法合规手续办理并开工建设,2021年底前建成运营。保守估计整体风塔需求将超过10万吨,分三年交付。
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建成的全球风塔产能合计78万吨,未来新厂全部投产后,公司的总产能将提升至115万吨,提升幅度高达47%。
布局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备战“十四五”海上发展机遇
公司同日宣布与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公司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天顺(射阳)风电海工智造项目签订协议,计划投资16亿元建设年产风电海工产品25万吨的产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智能生产厂房、辅助车间、办公室、港池、堆场及公用设施。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备稳定性强、发电功率大、靠近用电侧等优势,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目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和开发经验的积累,海上风电市场日益完善。江苏省近海风能资源丰富,是国内海上风电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
本项目是公司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设备生产基地,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风塔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竞争优势。由于实际建设进度和投产时间尚未确定,该项目预计不会对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1月6日上海证券报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2021年后取消新增海上风电项目的国家补贴。2018年及以前我国新增海上风电核准约22GW(核准电价0.85),若要保住电价需要在2021年底全容量并网;2019年新增核准5.25GW(核准电价区间0.738-0.79),必须在2021年底前开工并在2022年吊装并网;2020年预计还将新增核准一定规模的海上风电项目(核准电价低于0.75元),必须在2022年底前开工并在2023年吊装并网。
因此无论2021年是否取消新增海上风电国家补贴,未来四年(2020-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将进入密集抢装阶段,每年新增装机在3-5GW之间(2018年为1.65GW),建设规模随着产业链的成熟而逐年递增。经过未来4年集中生产、建设和累计超过20GW的装机规模,我国海上风电在2024年有希望充分具备平价能力,而四年内设备交付需求足以支撑专业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因此即便2021年海上风电新增核准项目的国补正式取消,也比较符合产业发展节奏和政策需要。
风险提示
警惕钢价快速上行对公司盈利能力侵蚀的风险;未来欧洲反倾销调查结果对公司潜在的业绩影响。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风塔行业龙头企业,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三北和海上风电市场积极布局产能,提升市场份额,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12万吨陆上风电产能投产进度较快,有希望在2021年贡献增量业绩。继续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7.9/9.0/10.0亿元,同比增速68/15/10%;摊薄EPS为0.44/0.51/0.56元,合理估值区间维持7.48-9.33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