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系列专题之二:企业家精神力求激发,营商环境或持续改善-191224

《中信证券-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系列专题之二:企业家精神力求激发,营商环境或持续改善-191224(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系列专题之二:企业家精神力求激发,营商环境或持续改善-191224(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外发布,强调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面临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们预计,包括法律制度、税收金融、政商关系等方面的营商环境改善将进一步完善,让民企“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助力稳预期、稳增长。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民营企业家信心亟待恢复以稳预期,营商环境需要持续改善。民营经济贡献约50%税收,60%GDP,70%专利,80%就业,以及90%企业数量。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重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企业家精神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制度、税收金融、政商关系等方面的营商环境改善。
有产者有恒心,法治是根本保证,重点为纠正冤假错案和保护合法权利。此外,民法典编纂预计2020年完成。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民企座谈会上强调,“对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张文中、顾雏军等典型案件重审向社会释放产权保护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司法执行时强调谨慎合理。在审判环节上明确划定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尽量避免法律手段不适当的介入。在处置环节上要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违法所得财产和合法财产,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针对民企的减税降费+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信贷支持的政策包将形成合力。减税降费方面,增值税全面减率并档、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等政策下,2017-2019年实现超4万亿降费,财政紧平衡下,预计未来:1)先进制造等重点行业将获定向支持;2)社保费、非卖地的政府性基金项目等降费成为重点;3)强化落实,杜绝乱收费。在直接融资方面,意见强调,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支持企业科创板上市,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在间接融资方面,意见指出,发展与中小企业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落实不良容忍监管,健全民企融资增信,从而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帮助政府和企业摆正位置,在准入、审批、监督环节将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政商关系强调让政府与市场边界更为清晰,“不作为”、“不引导”、“有色眼镜”,“一刀切”等问题有望得到改善。“放管服”改革为近年重点:
准入环节:在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基础上,意见进一步指出,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领域清理各类壁垒,放开竞争性业务,并要求明确时间表。预计相关领域混改有望加速,市场效率和供给有望改善。
审批环节:政策上,意见强调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加快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和做法。流程上,预计将继续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和“多证合一”等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推动“照后减证”。有望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监督环节:“双随机、一公开”原则有望强化,同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和“互联网+监管”改革。此外,意见也着重提出,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完善招投标程序监督与信息公示制度,有望进一步激发民企投资热情。
风险因素:政策力度与执行不达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