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二批集采落地,拥抱时代创新,看好创新药产业链-200119

《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二批集采落地,拥抱时代创新,看好创新药产业链-200119(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二批集采落地,拥抱时代创新,看好创新药产业链-200119(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第二批集采预中选结果公布,政策长期趋势明确,医药行业长牛周期开启。本周五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33个品种中32个采购成功,共100个产品中选,产生拟中选企业77家。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3%,与4+7集采试点降幅相近。本轮集采预计4月落地执行。药品集采从4+7试点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批,根据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未来三年集采还将再做5-6批,带量采购将成为仿制药的常规销售模式,对于中标企业,价格降幅已有预期,原先市场份额不大的品种集采会带来增量,有利于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对于未中标企业,如果原先市场份额较大,业绩会面临一定压力。仿制药未来将趋向成本控制和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拥有原料药产能、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推荐特色原料药企业普洛药业、仙琚制药、司太立、天宇股份、美诺华等。从集采规则角度看,与4+7试点和第一批全国扩围相比,本次集采(1)未限定主品规,参与企业更多;(2)入围企业数量增多,报价1家入围1家,2-3家入围2家,4家入围3家,5-6家入围4家,7-8家入围5家,9家及以上入围6家,降低生产企业压力;(3)拟中选规则更加细化,设定最高有效申报价和1.8倍规则,拉低中标企业间差价;(4)最低价企业可优先多选择一个供应地区,保障最低价企业权益。总体来看带量采购政策逐步完善,趋于理性,未来集采长期趋势明确,边际影响减弱,市场有充分预期,未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医药行业将迎来稳定健康发展,这也印证了我们2020年策略报告的标题“后政策时代,医药行业长牛周期开始”。
国家鼓励创新态度坚决,全球创新药行业快速发展,推荐创新药及CRO产业链。本周中美发布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加大创新保护力度,长期利好创新药产业链。协议涉及医药行业的部分主要包括对药品知识产权提供保护;允许在专利审查、专利复审和司法程序中补充数据来满足可专利性的相关要求;延长专利有效期以补偿专利授权或药品上市审批过程中的不合理延迟;加大对假冒药品打击力度;扩大对药品和医疗设备的进口等。本次医药相关协议的签订,将促进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与国际规范市场接轨,长期来看为医药行业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延长专利保护期的同时,也延长了仿制药上市时间,同时保护了国内同靶点创新药;美国对中国药企给予同等对待,也将加速国内创新药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长期利好创新药产业链。另外,在本周召开的第38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多家跨国药企公布了2020年展望和战略方向,(1)默克:Keytruda还处于生命周期的中前期,HPV疫苗生命周期也会非常长。Keytruda目前FDA已批准23个适应症,覆盖15个类型的肿瘤;仅有4个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增长空间很大。此外,Keytruda在肾细胞癌、头颈癌的一线治疗和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中临床数据很好,三阴乳腺癌、头颈癌等的辅助治疗也很快会实现,适应症会继续扩大;HPV疫苗研发生产难度大,生命周期长,需求强劲,除宫颈癌外,超过50%的头颈癌也和HPV有关,空间很大。(2)诺华:加大创新药投入,加大中国市场投入。在研管线中90%以上为first-in-class/first-in-indication药物,未来还将有动力投入创新疗法平台,如细胞和基因治疗平台等。在中国的业务将会倍增,过去5年在中国批准了25个药品,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在中国将有超过50个药品获NMPA批准。(3)辉瑞:资产重组进行中,未来更加关注创新药研发。未来三年可能获批25种产品,其中15个年销售额有望超过10亿美元;预防艰难梭菌、脑膜炎球菌病和孕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候选药物、基因治疗项目、免疫炎症药物等管线都具有不错的价值。(4)安进:重点推进肿瘤、心血管、抗炎等领域研发进展,通过合作与并购加快国际市场扩张。公司将加强与百济神州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未来10年销售增长中将有25%来自亚太地区。(5)安斯泰来:进军CAR-T、TCR疗法。与Adaptimmune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加速开发新的即用型T细胞治疗产品。(6)武田:加快转型,加大创新投入,关注生物制药。聚焦肿瘤、罕见病、神经、消化等治疗领域,未来几年将在14个适应症中开发12个创新药新分子,70%的管线将依托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微生物、多肽和寡核苷酸等技术,逐渐减少对小分子药物的研发。(7)艾伯维:收购Allergan有望在一季度完成,2020年重点推出JAK抑制剂Upadacitinib。(8)国内企业方面,药明康德和金斯瑞受邀独立举办了2场卫星会,中国的创新药研发CRO、基因和细胞治疗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从各大药企发言中可以看到,全球大型药企继续加大创新投入,PD-1/PD-L1等免疫疗法时代刚刚开始,未来仍有很大空间;基因和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投入加大,合作与并购频率增加;很多药企计划加大中国市场投入,中国创新药企也正加速走向世界。全球创新浪潮下,长期看好中国创新药及CRO产业链的发展,推荐研发投入大、产品管线丰富的优质创新药企业恒瑞医药、复星医药、海思科等,推荐承接全球研发转移的CRO/CDMO龙头企业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
行业热点聚焦:(1)1月1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2)1月13-16日,第38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在旧金山召开。(3)1月15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4)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5)1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6)1月16日,药明生物公告,公司和拜耳达成协议,将接管拜耳在德国勒沃库森一家生物制剂工厂。
重点公司动态:1、【恒瑞医药】(1)选举周云曙为董事长,孙飘扬在公司担任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选举董伟为监事会主席,聘任周云曙为公司总经理,聘任蒋新华、蒋素梅、张连山、李克俭、孙辉、刘疆、袁开红、孙杰平、戴洪斌、沈亚平、孙绪根、陶维康、邹建军、张月红为公司副总经理。(2)公司将40名激励对象持有的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合计52万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注销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将由442,281万元减至442,229万元。2、【复星医药】(1)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汉霖制药研制的重组抗CTLA-4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2)控股子公司复星弘创的ORIN1001片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3、【海思科】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0.00万元到52,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05%到56.05%。4、【人福医药】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000万元到95,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0万元到60,000万元。5、【柳药股份】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00.00万元到73,000.00万元,同比增加28.74%到38.21%。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630.00万元到71,630.00万元,同比增加26.07%到35.53%。6、【泰格医药】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539.38万元~90,248.51万元,同比增加68.45%到91.13%。公司预计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5,000万元~35,000万元(上年同期为11,512.80万元)。7、【天坛生物】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2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左右。8、【普利制药】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14.10万元到30,842.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到70%,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923万元。9、【欧普康视】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11.59万元C32,43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0%,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3,560万元。10、【健帆生物】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257.39万元到60,296.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到50%,预计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4,800万元。11、【康弘药业】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494.38万元至76,443.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至10%,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影响介于6,500.00万元至7,700.00万元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介于62,994.38万元至68,943.82万元之间。12、【博腾股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0万元到19,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到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000万元到1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到136%;营业收入为150,000万元到15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到33%。13、【迦南科技】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4.88万元至6,053.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至80%。14、【通化东宝】参股公司特宝生物于1月18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投资额15,641万元,占本公司2019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3.12%。15、【大博医疗】椎体成形系统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0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4.3%,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收益率2.9%。本周医药生物行业上涨1.56%,沪深300上涨-0.20%,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1.76%,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3位。除医药商业子板块下跌0.16%外,其他所有医药子板块均上涨,其中医疗服务子板块涨幅最大,为3.39%;中药子板块涨幅最小,为0.45%。以2019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34.08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19.27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76.84%。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36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7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65%。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药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