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粮价对CPI影响几何?-200121

《浙商证券-粮价对CPI影响几何?-2001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粮价对CPI影响几何?-2001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本报告梳理了近期粮价波动状况及原因,并分析了对CPI的影响。
投资要点
玉米价格有所上涨
2019年10月以来,玉米价格有所上涨,黄玉米期货结算价由1820元/吨的低点上行至1943元/吨。其上涨逻辑主要是以下几点:1)2019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和母猪存栏量稳中有升,拉动玉米消费。2)玉米产量趋于稳定,消费增长,库销比降幅较大。
在生猪存栏量恢复、持续调减种植面积、玉米库存去化的背景下,2020年玉米价格可能小幅增长,但大幅涨价的可能性较低。1)非洲猪瘟疫情仍有反复可能,中小企业补栏积极性不大,2020年生猪存栏量恢复速度或较慢。2)国内玉米替代品较多。3)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不符合国家改革的要求。
小麦、稻谷价格保持稳定
人口口粮小麦和稻谷基本自给自足且供需结构相对合理,最近几年库销比持续上行,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大豆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2014年,大豆临储政策已经取消,价格逐渐下滑向国际价格靠近。国内大豆价格仍有一定的下滑空间:1)2019年大豆库销比有所提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大豆供给将小幅增加。2)目前国内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仍较明显。
粮食价格对CPI影响相对可控
粮食价格上涨对CPI影响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稻谷价格通过影响CPI粮食分项直接影响CPI;第二,玉米和大豆价格通过影响饲料价格影响CPI猪肉分项;第三,大豆价格通过影响油脂价格影响CPI油脂分项。
1)CPI粮食分项价格与稻谷相关性较强,与小麦、玉米和大豆相关性较弱。根据前文对稻谷价格走势分析,判断CPI粮食分项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对全年CPI的影响有限。
2)玉米和大豆价格波动更多是猪周期影响下的“果”,而非“因”。且从历史数据来看,玉米和大豆价格波幅远小于CPI猪肉价格波动幅度,三者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3)大豆价格大幅上涨概率不大,对CPI油脂分项影响较小。
风险提示:粮食价格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