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保险业的影响,短期个险承压,需求后移-200202

《华创证券-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保险业的影响,短期个险承压,需求后移-200202(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保险业的影响,短期个险承压,需求后移-200202(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非典”和“新冠”均影响代理人展业,新单增长承压。2003年1-3月为“非典”疫情发展初期,正值保险行业“开门红”时期,寿险和健康险保费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放缓。疫情蔓延到香港,香港前三季度单季个人人寿业务新单数量出现负增长。与“非典”时期相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期对代理人展业和新单增长有较大影响。“非典”的疫情感染人数在5327人,且主要疫区在广东、香港和北京,全国来看,保费数据的影响不大,但香港和广东地区较为明显。此次“新冠”目前感染人数过万,疫区分布较为分散,采取的控制措施也更为有利,封城和交通切断对代理人为主的个险渠道影响预计将超过“非典”。
“非典”下健康险高增,“新冠”下复制高增长可能性小。在非典疫情发酵后健康险市场迎来发展高潮,较上年同期增幅显著提升。我们认为“非典”时期健康险高增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社会事件刺激了国民的健康险需求,另外还有主动供给的因素:“非典”时期多家保险公司市场提供专门针对“非典”的保险产品。我们预期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像03年那样推出大量专门针对性健康险产品可能性较小,从而健康险出现03年那样迅猛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非典”下财产险受影响较小,“新冠”疫情波及面可能更大。2003年财产险业务全年增速11.7%,与上年同期水平差异不大。中国从2002年起进入经济周期扩张阶段,即使受“非典”负面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仍然显示出良好态势与低通胀配合格局,工业生产仍保持强劲,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非典”时期财产险行业受影响较小。当前“新冠”传染人数已经远超非典,封城、网格化管理等措施对经济的短期切断影响更大,企业受疫情影响业务、盈利减少,车险新单需求也将明显后移,财产险增长的拉动一定程度承压。
保险公司理赔压力不大:政府兜底,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能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赔的险种并不多,主要为医疗保险。早在1月21日,国家医保局就宣布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商业保险赔付在社会保险赔付之后,赔付的压力并不大。
社会事件对保险行业长期发展影响深远。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日本20世纪中后期保险繁荣前期阶段相当的水平(人均GDP超1万美元),但是保险渗透率仍处于很低的水平,社会事件的刺激将对保险行业发展起推动作用。
互联网渠道或乘机而起,利好提前布局公司。在传统渠道受阻的情况下,互联网渠道赢得弯道机会。互联网渠道刚好可以弥补传统渠道获客和成本问题。短期保险和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形成较好的运营模式,百万医疗就是很好的例子,但传统长期寿险与互联网的融合还在初期,需假以时日。一旦互联网渠道能以较好的方式与传统长期保险融合,行业各方面格局或将颠覆。目前来看,平安和众安的科技互联网布局领先于其他公司。
投资建议:短期系统性风险不可避免,行业长期基本面不改。短期来看,疫情爆发对传统代理人渠道展业有较大影响,“开门红”甚至上半年新业务或将受影响不及此前预期。但是行业长期基本面不变,我们仍然看好未来健康险、养老险的发展空间,突发社会事件将对国民保险意识、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人身险行业进入繁荣阶段。短期内我们继续推荐着力销售年金产品且估值较低的新华保险,今年全年重点推荐中国太保、长期坚定看好中国平安、密切关注中国人寿转型中的业绩兑现。关注提前布局科技、互联网的港股众安在线。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发展状况、时间超预期、“开门红”新单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