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2020年2月3日OMO降息点评:疫情冲击,央行降息-200203

《招商银行-2020年2月3日OMO降息点评:疫情冲击,央行降息-20020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2020年2月3日OMO降息点评:疫情冲击,央行降息-20020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2月3日,央行开展了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9,000亿元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40%,较前值2.50%下降10bp;3,000亿元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55%,较前值2.65%也下降10bp。
一、政策利率曲线全面下移
2019年11月以来,货币政策实际上已转入边际宽松区间。数量上,2019年的最后两月合计净释放流动性约8,330亿元。2020年初,全面降准0.5%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价格上,政策利率曲线全面小幅下移,1年期MLF利率、1年期LPR和5年期LPR均实现5bp的小幅调低,考虑此次OMO降息后,7天逆回购利率、14天逆回购利率累计下调15bp。资金面呈现宽松态势,DR007由10月末的2.65%降至今年1月末的2.4%,同期Shibor由2.67%降至2.51%。
二、OMO降息实质:疫情冲击下“稳增长”迫在眉睫
本次投放净释放的资金量有限,值得关注的是,降息幅度10bp超过以往的5bp。今日1.2万亿元的逆回购投放较今日到期量1.05万亿元多1,500亿元,较2月5日前的到期量1.18万亿元仅多200亿元。
参考SARS经验,新冠疫情将显著冲击一季度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稳增长”目标的权重进一步上升。而目前的经济基本面与SARS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其时我国甫入WTO,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大量流入,央行并未进行降息降准操作,反而发行央票回收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当前内外矛盾交织下经济增长本就承压,疫情冲击下,基准情形下一季度GDP增速降至4.4%。此时OMO降息彰显了央行稳定市场的决心,有助于稳定及提振市场信心。
三、OMO降息影响:有效推动“降成本”,金融更好支持实体
首先,金融体系对实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充足的流动性是前提与保障,预计一季度流动性有望保持充裕。政策正加大对疫区和疫情防控相关产业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致力于保障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继1月26日银保监会发文后1,2月1日央行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其次,全面降准难以引导LPR下行,OMO降息是合理选择,后续MLF降息有望跟进。1月份1年期LPR报价继续持平于4.15%,全面降准释放的8,000亿元远不及1月约3万亿元的流动性缺口,并未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OMO降息将带动银行间市场的同业负债成本下行,为贷款利率下行打开空间。
四、前瞻:货币政策边际宽松
总体来看,新冠疫情冲击将使得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前置、力度加码。支撑货币政策立场的因素包括:一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稳增长”目标至关重要;二是目前由供给冲击导致的结构性通胀并不构成掣肘;三是外部均衡压力已有所缓解,全球货币宽松带动中美利差走阔至125BP,显著高于80-100bp的“舒适区间”。
前瞻地看,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持稳健略偏宽松的取向。价格型操作上,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定向降息、OMO降息相继落地,MLF降息近期也有望落地,幅度为10bp,将带动1年期LPR同步下行。央行亦可能通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引导存款利率下行。数量型操作上,考虑到1月初全面降准已落地,近期存在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今年仍有望继续降准2次(合计100BP),分别在年中和三季度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