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从口罩的估算讲起&战疫系列五:什么是复工的“马蹄钉”-200208

《华创证券-从口罩的估算讲起&战疫系列五:什么是复工的“马蹄钉”-200208(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从口罩的估算讲起&战疫系列五:什么是复工的“马蹄钉”-200208(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前言:
疫情至此,不论山川异域,皆有风月同天之情,举国众志成城,我们相信这场战“疫”会在不久的未来取得成功。然,经济也是另外一片重要的战场,延长后的复工日期在即,到底复工会有多大进展?我们认为在疫情对抗之时,复工是木桶盛水的道理,以最短板为限,目前看口罩可能就是这眼前的“限”,口罩也是这场经济之战的“马蹄钉”,口罩供应足量是人员集聚开工的重要前置条件,是思考有效复工率的关键。
复工需要多少口罩?
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5.33亿人。其中二产2亿,三产3.3亿。若全面复产,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医护人员消耗量每天可能在5只以上;执行4小时更换建议,则每日消耗更多),至少需要每天5.3亿只口罩。极端情况下,仅二产+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
当前每日供应可以快速提升至多少?
不考虑新建生产线(1-2周内无法形成有效供应,口罩制作好后需要静置除菌解析7-10天),在存量产能24小时工作(6000万只/天)、增加进口(2000万只/天)、推动小企业复产(1000万只/天)、安排轻纺企业缝制口罩(1000万只/天)等四大举措下,乐观估计每天可以供应1亿只口罩。
继续增加供应,哪些是制约?
医用口罩的生产涉及原材料、设备、厂房、资金、人力、准入许可、生产周期七大要素。短期内增加供应,会形成制约的第一是生产周期(灭菌后7-10天静置解析期是硬性约束),第二是设备(制作口罩的设备本身紧缺,短期无法快速供应),第三是厂房环境(对厂房的洁净度要求较高。纸尿裤的生产,是在30万级别的净化车间里进行的,而生产口罩的净化需要在10万级净化车间完成)。相对容易解决的是原材料、人力、准入许可及资金。
到月底时间相对充足,口罩产能可以达到多少?
2月底可能每天供应量接近2亿只。面对疫情,一批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能力的企业已经开始新建产能,预计月底能形成有效供应。据不完全统计,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爹地宝贝、三枪、威尼科技五家企业至月底新增产能达820万只左右。此外,深圳市政府与赢合科技达成了100台的采购协议,中国石化也在全力寻找口罩机以新增口罩产能,广汽与延安必康在论证方案中。预计短期内,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在行动。
我们会迎来怎样的复工节奏?
未来一周,二产全面复工的难度较高,复工率或仅达30%。按照短期内日供1亿只口罩的估算,扣除交运、医疗两大刚需行业,留给其他行业人员的口罩数量可能在每天6000万只左右,对应当前二产2亿就业人口,只能满足其中的30%。至月底,二产有效复工可达80%。随着新产线的投产,有望日供2亿只口罩。扣除交运、医疗两大刚需行业,留给其他行业的口罩数量可能在每天16000万只左右,能够满足二产80%的就业。工业生产与建筑业基本恢复正常。
这里假设相关生产人员调配、物资衔接流畅,政府口罩分配合理、高效,换言之,口罩这个“马蹄钉”对于政府的协调、分配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议相关部门早作部署规划。若再考虑到百姓、商家囤货、地区协调、不合理采购,复产或将更加困难。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持续时间较长。
限于资料来源限制,所作估算不一定全面准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