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计算机医疗信息化行业事件点评:互联网医疗政策加码,院端平台空间广阔-200210

《中信证券-计算机医疗信息化行业事件点评:互联网医疗政策加码,院端平台空间广阔-20021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计算机医疗信息化行业事件点评:互联网医疗政策加码,院端平台空间广阔-20021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医疗政策关注显著提升,医院端平台建设市场空间有望打开,在线诊疗流量提升迅速,有望进一步得到政策规范引导。继续看好行业机遇。
事项: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2月3日和2月6日分别发布100号文《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与112号文《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加强医疗信息化系统支撑,推动互联网诊疗发展。
互联网医疗政策关注度高,国家卫健委一周出台两项针对互联网诊疗的文件。国家卫健委在2月3日发布的100号文件中指出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积极开展疫情相关的防控与诊疗服务信息发布、网上义务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等服务,鼓励在线开展常见病及慢性病服务、药品配送等服务。此后在2月6日发布的文件中再次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并从科学组织、有效开展、实施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
医院端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料受益最大,近期建设需求或加速释放。卫健委于2月6日发布的《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各省级卫健康部门统一建立全省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和新冠肺炎防控服务管理平台。我们认为,医院端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受益最大,建设需求或将于疫情期间加速释放。
(1)省级平台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确定性和时效性高,影响医院端市场格局。从业绩影响上看,预计省级平台建设对业内公司业绩影响较院端平台相对较弱。从业务拓展上看,预计医疗IT厂商通过省级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省内医院平台建设的获客优势。
(2)医院端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市场空间广阔。疫情期间,医院端互联网平台需求旺盛,卫宁、创业等业内主要医疗IT公司均新增100余个医院案例,此次政策发布后,各级医院有望加速建设互联网平台,预计医院端将打开约百亿级的市场空间。其中,公有云模式有望实现快速推广复制,作为公有云模式的代表,邵逸夫医院在卫健委2月6日的112号文中被指定为联系人,公有云模式更支持医院医联体和区域医疗体系,且造价相对便宜,有望成为广大中小医院及政策推广的首要选择;私有云模式安全性更高,且可与医院线下系统做o2o连接,或更受大医院青睐。
在线诊疗流量提升显著,行业有望获得进一步规范引导。政策层面,在线诊疗目前以加强推广与加强监管并行为主线。112号文中指出,一方面,大力开展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咨询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动态监管,加强医务人员资质、诊疗行为、处方流转、数据安全的监管,保障规范有序、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流量方面,疫情期间,在线诊疗流量大幅增长。以阿里健康为例,截至1月26号,义诊平台累计访问用户近40万;截至1月30日,累计访问用户数突破280万。我们认为,业务形态上,在线诊疗将仍以诊疗咨询为主,诊断和运营仍有待政策进一步支持;用户获得上,线上流量爆发式增长将为在线诊疗带来脉冲式的用户习惯培养机遇。
风险因素:医院互联网平台建设单价不及预期,在线诊疗咨询服务收入盈利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互联网医疗政策关注显著提升,医院端平台建设市场空间有望打开,在线诊疗流量提升迅速,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进一步得到政策规范引导。标的上推荐卫宁健康(子公司纳里健康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优势明显,标杆项目邵逸夫医院模式有望获得全国范围内支持推广),关注区域医卫龙头、阿里健康(在线诊疗龙头,受益在线诊疗流量红利)、思创医惠(深耕医疗物联网与远程医疗)、万达信息(居民电子健康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相关领域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