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概念退潮,医药股投资如何看-200209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概念退潮,医药股投资如何看-200209(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概念退潮,医药股投资如何看-200209(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依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疫情何时出现拐点或许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而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医药股本周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抗病毒等板块,而随着疫情拐点逐步到来,如何看待后续医药股的投资是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本期周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投资主线将集中在一季度业绩增速有望明显提升的标的上:①疫情相关医疗设备和IVD的生产企业有望显著受益。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及各地隔离医院的建设将带来监护、血氧、血气等医疗设备的大幅增长;②抗病毒、抗流感等中药企业和连锁药店有望迎来高增长。此次疫情中,部分中成药进入了卫健委诊疗方案,或在研究中初步显示出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叠加一季度是流感高发季节;③疫情相关的医药流通企业财务费用有望减少。2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由财政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医疗需求只会推迟,但总量不会减少,重点关注疫情过后业绩边际改善的企业。因为疫情的影响,短期内很多疾病的就诊需求可能会受到压制,导致相关企业2020Q1业绩受到一定影响,其中医疗服务板块可能是影响最明显的板块之一,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等科室中非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人次预计将有所下降。但是这些医疗需求只会延迟,但总量不会减少,因此即使相关企业2020Q1业绩有一定波动,从中期来看业绩的边际改善非常明确,疫情过后就诊人次有望实现快速的恢复性增长。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医疗卫生费用的投入会继续加大,医药板块值得重配。不管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19年的新型肺炎,作为突发性事件,疫情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带来的都是短期和局部性的影响,但一定程度上均暴露了现有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相比经济发展的滞后。在2003年SARS后,我国财政支出对医疗卫生产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中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4.79%提高到了2018年的6.57%,其中财政卫生费用占比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0.75%提升至2018年的1.82%。结合SARS后时期我国医药产业的变化,预计此次疫情后我国对于医疗卫生费用的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
市场回顾:上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5.95%,跑赢沪深300指数8.55pcts,医药器械板块涨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19年预测市盈率约37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3.13%。上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13亿元,合计减持10.28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6.90亿元。
风险因素: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2)激励落地后的中药企业如云南白药等;3)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等;4)“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山东药玻和凯莱英等;5)医疗服务及连锁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老百姓、益丰药房和大参林和上海医药等;6)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