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冬尽春始,蓄势待发-200210

《华创证券-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冬尽春始,蓄势待发-200210(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冬尽春始,蓄势待发-200210(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工业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景气拐点。2019年12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20014台,同比增长15.3%。自从2019年10月结束了连续13个月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的增速下滑后,增速逐月扩大。并且从减速器订单等前置指标以及相关行业指标的佐证,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行业转暖信号已现。支持复苏的理由:(1)制造业投资有望在2020企稳;(2)下游主要应用需求增高,汽车行业产销量边际好转,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新的增长点,3C行业受益于5G渗透率的提升,固定投资完成额提升明显。
“机器换人”浪潮依旧,工业机器人密度的提升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千亿市场蓄势待发。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贡献了超过30%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内容,2019年市场规模达400亿。但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40台/万人,落后于其他工业国家,有很大提升空间。若达到日本327台/万人的水平,则是一个年市场规模千亿的市场。未来在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将像日本20世纪80-90年代一样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稳定增长阶段,未来三年CAGR达22%。
国内产业链逐步完善,此轮行业复苏将伴随着国产化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仅为28%,产业链环节中70%以上的减速器市场、伺服电机市场、控制系统市场以及5本体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从应用行业看,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也主要集中在码垛、上下料以及搬运等相对低端的领域。随着国内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开展中上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国内外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提升。通过梳理行业内重点企业,通常采用全产业链布局来有效降低成本,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其次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追赶国外优质品牌产品性能以实现进口替代。
投资建议:随着行业复苏销量进入上升通道,国产机器人企业在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弹性更大,给予机器人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推荐标的埃斯顿,建议关注拓斯达、机器人、新时达、中大力德等。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产化率提高不及预期。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