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0213

上传日期:2020-02-16 07:55:05 / 研报作者:闻学臣2020年水晶球计算机 最佳分析师第4名
何柄谕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0213.pdf
大小:22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0213

中泰证券-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0213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0213(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青云直上正当时-200213(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医疗行业政策完备,供需双增,青云直上正当时。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于2000年左右开始萌芽,20余年来,随着政策的变化,行业曲折前行。现在我国已经颁布涵盖互联网医院经办、网售处方药、线上医保支付的互联网医疗政策体系,制约行业发展的法律障碍解除,行业的高速成长得到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和保障。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后,互联网医疗的供给端(互联网医院和医生)激增,需求端(消费者)的规模也得以爆发式增长。政策完备,供需双增,互联网医疗行业高速发展再加速。
  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开展共建合营模式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主流趋势。《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院,而医疗资源有明显的线下属性且受区域半径限制。纯线上医疗服务只能满足健康咨询等轻问诊需求,无法满足严肃的医疗服务需求。为了提升医疗服务效果,扩大覆盖面和影响面,整合线下医疗资源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现在医疗资源的特色,互联网医疗可分为以医院为主体的医院模式(比如浙大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院)和以市或区县为单位的区域模式(比如中山市的健康中山平台)。两者各具特色,目前共同发展。从运营方式来看,互联网医疗模式分为自建自营模式和共建合营模式,但共建合营模式将实现各参与方的资源利用最大化,该模式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模式。
  多类盈利模式落地,互联网医疗商业价值逐步显现。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互联网医疗行业经过前期的探索发展,多类盈利模式初步落地,比如线上问诊、远程医疗、处方共享平台、线上支付返佣等。盈利模式逐渐清晰,行业的商业价值逐步显现。
  互联网医疗行业总规模超千亿,运营分成模式市场规模将达百亿量级。2C的线上问诊、2B的远程医疗、处方共享平台运营是目前初步落地的服务模式。经测算,线上问诊和远程诊疗市场规模将达150亿元,处方共享平台流量规模将超千亿元。基于目前主要盈利模式,互联网医疗运营分成的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量级,发展空间广阔。并且目前仍在积极探索其他服务模式,比如互联网+健康管理,网约护士,健康商城,商保服务,聚合支付等。围绕“医”、“药”、“险”,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可拓展性强,极具发展潜力。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卫宁健康(医疗IT龙头企业,互联网医疗业务高成长)、创业慧康(医疗IT领军企业,整合多方资源推进互联网医疗业务发展)、久远银海(医保IT龙头企业)、思创医惠(国内优质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商);
  推荐关注: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阿里健康(医药电商龙头企业)、万达信息(医疗IT领军企业,保险+医疗+科技协同发展)、东华软件(具备大医院卡位优势的医疗IT领军企业,积极推动互联网业务落地)、麦迪科技(CIS领域龙头企业)、和仁科技(优质医疗IT企业)。
  风险提示:互联网医疗政策落地缓慢;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受线上医保支付等因素影响,线上问诊、远程诊疗等互联网医疗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空间测算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文中提及的收费规模、渗透率等数据来自于调研,可能因样本不足与实际有偏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