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点评:假期和疫情影响产销,关注新能源车自发需求-200214

《国金证券-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点评:假期和疫情影响产销,关注新能源车自发需求-20021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点评:假期和疫情影响产销,关注新能源车自发需求-20021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乘联会发布2020年1月乘用车销量数据;1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59.0万辆,同比下降21.4%,环比下降26.6%;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69.9万辆,同比下降21.5%,环比下降20.8%;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环比下降67%。
评论
销售:春节和疫情短期影响较大,消费分化趋势加强,中小企业加速出清
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21.5%,环比-20.8%,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1月份实际销售天数20天左右,而去年春节假期在2月。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影响开始显现,也影响部分销量。此外受疫情和货币政策影响,必选消费物价高企(1月CPI+5.4%,2011年以来新高)对可选消费形成挤压。综合春节假期、疫情和物价等因素,1月同比、环比增速均为2005年有统计以来最低值。根据我们疫情对乘用车影响报告测算,疫情对2月销量影响最大,预计3月部分恢复,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0%。
分品牌看,豪华品牌同比增长5%,合资品牌-18%,自主品牌-32%;分车型看,轿车零售同比-23.7%,SUV同比-17.1%。豪华品牌仍有增长,合资和自主品牌大幅下降,消费分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合资品牌中,B级SUV同比+6%,大众等合资SUV仍较强。自主品牌龙头表现尚可,如广汽乘用车在新GS4等车型支持下1月销量+5.3%。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在供应链和现金流压力下可能加速出清。
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进度较慢
1月产量同比-29%,批发销量同比-21.4%,环比-26.6%。1月库存预警指数62.7%,环比上升6.3pct,同比上升6.5pct。厂家库存1月下降19万辆,同比多下降14万辆。1月生产环节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同时疫情对1月底正常复工时间造成了较大影响。汽车行业需要集中生产,在家办公替代性较弱,同时各地对人口流动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大多数车企不能按各省规定的时间复工。据统计,特斯拉上海工厂和长安汽车已于2月10日复工,长城、吉利等车企行政职能已复工,但工厂复工时间不确定。主要产能在湖北的神龙汽车、东风本田等预计3月份才能逐步复工。根据我们报告测算,一季度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20.8%。
新能源车:运营需求受疫情影响,自发需求或受益,看好长期发展
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4.5万辆,同比-51.3%,环比-67%。春节假期和运营需求下降是批发销量大幅下降主要因素。运营需求贡献新能源车半数以上销量,由于疫情期间担忧病毒传播,出行以私家车为主,运营车辆需求下降。同时,限牌限行城市自发需求可能提升,疫情提示购车者私家车出行较安全,为了尽快获得牌照,部分限牌限行城市消费者会购买新能源车。
今年预计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幅度比较温和,此外双积分等扶持政策加码、牌照指标持续引导、主打自发需求的车型百花齐放以及特斯拉及大众MEB等全球巨头入华产生“鲶鱼效应”,新能源汽车是具长期发展逻辑、值得持续关注的高增长行业。
投资建议
乘用车板块上市公司1月销量受春节和疫情影响均下降,估值水平回落到近年较低水平。建议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小、市场表现强、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广汽集团(H)、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华域汽车。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低迷,汽车需求下降,产销不及预期;疫情防控进度不及预期;各地政策细则发布和实施不及预期;补贴退坡、竞争加剧导致新能源车产销低于预期,盈利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