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已到哪个阶段?-200216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已到哪个阶段?-200216(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已到哪个阶段?-200216(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发病人数逐步稳定,其中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13日下降,不过何时能出现真正有效的药物依然是全世界的共同期盼。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看,我们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步,又有哪些药物真正显示出了初步疗效?本期周报就来探讨这一市场关注的话题。
根据ChiCTR,中药(中西结合)、抗病毒药物、氯喹、血液制品(含干细胞)相关的新冠肺炎临床试验数量最多。截至2月16日,ChiCTR上已经登记的临床试验数量达到129个(部分临床试验可能并未在此登记)。根据研究类型,干预性研究最为常见(92项,占比71%),其次为观察性研究、诊断试验、预防性研究等,研究类型总体来说较为全面。对于92项干预性临床研究,我们按照治疗药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其中中药和中西结合类药物占比最高,合计达到41%,其次为抗病毒药物(17%)、氯喹(12%)、血液制品(含干细胞)(11%)。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磷酸氯喹、伦地西韦(瑞德西韦)、法匹拉韦已经显示出了初步疗效。瑞德西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前药,能够抑制RNA依赖的RNA合成酶(RdRp),通过被整合至新生病毒RNA链中,以阻断病毒复制。据体外临床数据,其EC50、EC90为0.77、1.76μM,而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瑞德西韦的血液浓度已被证明可以达到10μM,显著大于EC90浓度,因此瑞德西韦对新冠病毒的治疗潜力的确值得关注。
氯喹是一种抗疟和自身免疫系统用药,其可能发挥作用的机制包括增加病毒/细胞融合所需的内体pH、干扰新冠病毒细胞受体的糖基化或调解免疫系统活性等。根据ChiCTR,目前关于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至少开展了11个,已经入组的病人达到100例以上。在北京佑安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的磷酸氯喹临床实验中,1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7名核酸检测转阴,初步疗效令人鼓舞。
法匹拉韦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与瑞德西韦同为RdRp,2014年在日本获批用于流感患者的治疗。体外的临床数据显示,其EC50显著高于瑞德西韦和氯喹(数值越低抗病毒活性越强),或许由于其抗病毒活性由其体内的代谢产物法匹拉韦核苷三磷酸(M6)发挥,法匹拉韦本身并没有抗病毒活性。根据深圳三院的临床结果,法匹拉韦的抗病毒疗效优于克力芝。近日,海正药业的法匹拉韦成功获批上市,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获批上市的法匹拉韦仿制药。
市场回顾:上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1%,跑输沪深300指数4.35pcts,医药流通板块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19年预测市盈率约37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2%。上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01亿元,合计减持13.47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6.1亿元。
风险因素: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2)激励落地后的中药企业如云南白药等;3)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等;4)“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山东药玻和凯莱英等;5)医疗服务及连锁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和上海医药等;6)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