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火炬电子-603678-跟踪报告:航空发动机国产化势在必行,特陶材料发展前景向好-200220

《中信证券-火炬电子-603678-跟踪报告:航空发动机国产化势在必行,特陶材料发展前景向好-20022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火炬电子-603678-跟踪报告:航空发动机国产化势在必行,特陶材料发展前景向好-200220(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作为未来发动机热端结构材料发展方向明确,对现阶段广泛应用的部分型号镍基高温合金有替代趋势。公司生产的特种陶瓷材料作为增强纤维可用于制备CMC,且公司在特陶材料方面产业化能力突出,具备先发优势,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加速以及上游关键材料国产化率提升。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实现自主可控具有必要性,亦有紧迫性。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强国地位的重要保障,我们认为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领域,如果我国长期依赖国外的发动机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将受到掣肘。同时对标我国半导体产业,其在受到技术封锁后,正在自主可控的趋势下取得诸多突破。所以我们认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具有必要性、紧迫性,也有望在自主可控的要求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作为目前发动机材料中高温合金的替代,发展前景向好。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在耐高温、抗氧化、强度和刚度、密度、抗腐蚀等性能方面优于高温合金,其作为未来发动机热端结构材料发展方向明确,对现阶段广泛应用的部分型号镍基高温合金有替代趋势,而且目前已在GE、P&W、R-R等多款先进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我们预计5年后国内航空、航天、核能领域CMC需求空间约100亿元/年,对应增强纤维材料需求约30亿元/年。
公司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化能力突出,满产后有望新增2亿净利。公司生产的特种陶瓷材料作为增强纤维与陶瓷基体复合可制备CMC。公司布局特陶材料及PCS(可作为陶瓷基体,也可作为制备增强纤维原材料)6年,投入持续加大,子公司立亚新材已形成10吨/年产能。国内特陶材料厂家数量相对较少,公司产品性能稳定,产业化能力较强,部分产品技术具备先发优势。特陶材料下游需求强劲且国外禁运,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行业地位及竞争优势凸显,有望充分抢占国内市场。我们预计现有产能满产满销后公司有望每年新增约2亿净利,特陶材料将为公司业绩带来较大边际增量,是公司中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电容业务受益行业景气度上行,20%以上增速可期。自产方面,公司在军用MLCC领域龙头地位稳固,下游需求向好并非叠加军队信息化建设及国产替代加速,传统自产陶瓷电容有望维持30%左右增速;钽电容、脉冲功率多层瓷介电容等新业务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0年有望贡献上亿规模营收;子公司广州天极单片陶瓷电容以及拟发行可转债进行产业化的小体积薄介质层陶瓷电容等新品发展潜力较大。代理方面,公司与原厂关系稳固,且持续拓展产品线,受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等领域需求拉动,以及近期库存吃紧、价格上涨影响,业务发展趋势向好。
风险因素:MLCC价格大幅下滑,新品订单、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