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平安银行-000001-2021年三季报点评:盈利增速升破30%,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11021

《光大证券-平安银行-000001-2021年三季报点评:盈利增速升破30%,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110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平安银行-000001-2021年三季报点评:盈利增速升破30%,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1102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0月20日,平安银行发布2021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1.90亿,YoY+9.1%,归母净利润291.35亿,YoY+30.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7%(YoY+1.7pct)。 点评:营收增速较中报提升1pct,盈利增速升破30%。 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1%、8.8%、30.1%,增速较1H21变动1.0pct、0.7pct、1.5pct,营收及盈利增速较中报均有所提升。 其中,3Q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32.5%。 近年来,平安银行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经营策略,展现了较好的成长性。 三季报盈利增速升破30%,进一步凸显了进入利润释放期特征。 拆分业绩同比增速来看,规模扩张贡献度较1H21小幅收窄,但仍是主要贡献因子,息差呈现企稳,非息收入正贡献较1H21进一步提升,拨备对盈利延续正贡献。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5.9%至895.61亿元:资产端持续扩张且结构进一步优化,净息差季环比仅收窄2BP。 1)资产端维持较好增速,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总资产/生息资产/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6%、12.0%、15.2%,增速环比2Q21分别变动-1.4pct、-1.1pct、0.6pct;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季环比提升0.4pct至62.6%。 9月末,贷款总额较上季末增加1036.94亿元;其中,零售、对公分别增加800.55亿元、147.78亿元,新增零售、对公大致为16:3,票据较上季末增加88.61亿元。 零售贷款保持较强增势主要受益公司加强客户综合化经营,加大对较低风险的持证抵押贷款投放,同时拓展基于客户分层经营、差异化定价的信用类产品体系,提升优质客户信用类贷款投放。 截至9月末,个人贷款占比季环比提升0.6pct至61.6%。 2)注重负债成本管控,净息差较中报收窄2BP至2.81%。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总负债/计息负债/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1.2%、12.6%、14.7%,增速环比2Q21分别变动-2.3pct、-2.4pct、-0.7pct,负债端增速小幅放缓,存款占计息负债的比重季环比下降0.5pct至68.0%。 存款结构上,活期存款占比季环比下降1.9pct至32.6%,个人存款占比季环比微降0.2pct至25.4%。 虽存款结构环比变化略显不足,但公司高度重视存款成本管控,从考核、定价、产品、结构等方面加强存款量价平衡管理,三季报计息负债成本率为2.22%、存款成本率为2.05%,均较1H21持平。 从资产收益率来看,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97%,较1H21小幅下降3BP;其中,贷款收益率为6.27%,较1H21年下降7BP。 综合资产负债两方面因素,净息差得以保持较好韧性,三季报净息差2.81%,较1H21下行2BP,较去年同期下降7BP。 非息收入同比高增17.6%至376.29亿元,非息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pct至29.58%。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54.39亿元,主要受到财富管理、信用卡、对公结算及理财业务拉动;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2.9%至121.90亿元,主要受到投资收益大幅增长驱动。 零售二次腾飞动能十足。 2021年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发展新三年的攻坚之年,公司深入贯彻“3+2+1”经营策略,打造以综合化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开放银行相互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为零售业务二次腾飞注入新动能。 从零售三大板块经营情况来看:1)私行财富板块,零售首次AUM突破3万亿,财富管理手续费强势增长。 截至9月末,零售AUM较上年末增长16.3%至3.05万亿元,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较上年末增长11.7%至1.34万亿元。 1-9月,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0.5%至64.4亿元,其中,代理基金收入同比增长93.9%至32.36亿元、代理保险收入同比增长24.8%至10.88亿元,代理理财收入同比增长97.3%至7.93亿元。 2)基础零售板块,客群持续增长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截至9月末,零售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8.5%至1.16亿户,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4.1至1.29亿户;个人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6%至7433.74亿元。 3)消费金融板块,以信用卡、新一贷、按揭等为代表的个贷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9月末,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4.4%至1.84万亿元。 按产品类别看,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5%至5849.39亿元,新一贷新发生额同比增长47.4%至1058.32亿元,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9.1%至6294.80亿元。 资产质量环比改善,拨备覆盖率进一步增厚至268.35%。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季环比下降3BP至1.05%。 其中,个人贷款不良率季环比微升2BP至1.15%,企业贷款不良率季环比下降10BP至0.89%,对公不良率进一步改善,且持续低于零售不良率。 关注贷款率季环比提升41BP至1.37%,(关注+不良)贷款率升至2.42%,但整体水平相对不高。 在资产质量持续优化的情况下,公司前瞻性的考虑了4Q国内经济复苏可能边际放缓的风险,继续保持了较大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前三季度计提贷款减值损失359.29亿元。 截至9月末,拨备覆盖率季环比提升8.82pct至268.35%,拨贷比季环比微升0.01pct至2.81%,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季环比提升7BP,具有较强的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6%/10.58%/12.55%,分别季环比变动7BP/0BP/-3BP。 虽然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季环比微降,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季环比提升难能可贵,预计主要受益内源资本补充能力的增强与资本使用效率的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平安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赋能、集团协同等多重禀赋优势,大力推动零售转型,转型效果受到资本市场认可。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财富管理业务颇具发展潜力、零售业务不断迈向纵深,将对公司未来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结合三季报盈利增速升破30%奠定全年基础,上调2021-22年EPS预测为1.91元(上调7.4%)/2.19元(上调4.4%),维持2023年EPS为2.46元,对应2021-23年PB为1.14/1.02/0.91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部分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承压,拖累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