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9天后再开政治局会议,有哪些增量信号?-200222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9天后再开政治局会议,有哪些增量信号?-2002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9天后再开政治局会议,有哪些增量信号?-20022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继2月12日后,2月21日政治局再度召开会议,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核心观点:?放水?已经在路上,也需要房地产松动和资本市场发力。
1、过去一个月开了4次政治局会议,本次最重视经济工作。疫情大爆发以来,政治局分别在1月25日、2月3日、12日和21日召开会议。从会议通稿看,四次都以防疫为重点,后三次则均有涉及经济工作,且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次会议在篇幅上,经济相关是6段、914字,防疫相关是3段、701字。
2、明确指出疫情拐点未到。本次会议指出?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2日为?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明确说?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确实,基于最新疫情数据,叠加复工陆续开启和海外蔓延,疫情拐点尚需等待。
3、再次强化既要防疫也要稳增长;我们预计翻番仍是硬要求,今年GDP目标增速可能定为5.5-6%。与2.3和2.12会议一样,本次继续强调?今年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规划?,再结合近日来最高层多次表态?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难看出,今年大概率还是要实现翻番。鉴于统计局上修14-18年基数,翻番下今年GDP增速仍需5.6%左右,维持此前判断,疫情下Q1的GDP增速至少会跌至5%甚至4%以下,若翻番,后三个季度GDP平均增速最低要5.7-5.8%,我们也把此前判断的?两会?时GDP增速目标可能定为?6%左右?修正为?5.5-6%?。
4、政策主基调还是稳字当头,并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动复工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本次会议延续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继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并新增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外,本次会议把推动复工摆在经济工作的第一段,强调?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结合近来各地部署,后续复工情况有望不断好转(截至2月22日高频数据显示,全行业的整体复工率可能仍未过半)。
5、财政、货币政策均有新表述新要求,进一步?放水?可期。财政政策方面,2.12会议是?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16财政部部长《求是》发文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本次则变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不难看出,疫情下需要财政更有担当、更趋扩张。维持此前判断,预计今年赤字率目标会由19年2.8%提高至3%甚至更高,专项债规模很可能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3万亿左右,也有可能发行特别国债。此外,本次会议新增?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上一次是去年9月金融委会议提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意味着需要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发挥?准财政?的作用,可能的手段包括助力地方债务化解(债务置换)、扩大抵押补充贷款(PSL)、旧城改造、支持重大基建项目等等。货币政策方面,本次会议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较2.12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加了?更加?二字),意味着疫情下首要目标是稳增长,需要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维持此前判断,再降准?降息?可期(3月应可看到),Q1信贷社融仍将高增。此外,会议新增?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意味着并不会?大水漫灌?,结构性发力应是主方向,包括定向降准、给小微企业更好降成本以及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等。
6、消费、投资、贸易?三驾马车?均有新部署,主抓手是消费端和投资端,继续提示关注扩基建、促进汽车家电消费,并关注新提的?全球产业链?。消费端,会议新增?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应是考虑到疫情严重冲击了消费,继续提示跟踪促进汽车和家电消费的举措(2.3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2.12会议提出?扩大实物商品消费?)。投资端,会议新提?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并延续了2.3会议提出的?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再结合2.3和2.12会议均提及的?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预示扩基建已?箭在弦上?,方向上预计会更加侧重传统的铁公基,也会继续投向对5G、智慧城市等新型基建(2.3会议和本次均明确提及5G)。贸易端,会议新增?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要支持出口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背后反映的除了有恢复出口的现实需求外(商务部最新预计1-2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应也是考虑到疫情可能导致我国出口产业链转移。
7、仍然没有提及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但我们继续提示,房地产调控大概率会进一步松动,也会更加需要资本市场发力。一方面,19年四季度尤其是疫情以来,我们持续强调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各地大概率会一城一策、进一步差异化松动,银行也可能放松开发商的融资限制(2019年11月以来已有部分松动),后续房贷利率的锚?5年期LPR利率?也有可能再下调(2.20已调降5BP)。另一方面,鉴于疫情可能引发居民收入下滑和信用违约增多乃至信用收缩,无疑需要货币和财政更加宽松,意味着杠杆水平有可能再度走高,由此看,稳增长、稳杠杆甚至提升居民收入也需要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
8、继续提示跟踪三个时间窗口:1)疫情拐点(2、3月):影响风险偏好;2)两会动态(预计3月下旬):确定经济目标和政策节奏;3)复工情况(未来1-2个月):确定基本面尤其是预判Q1经济会有多差。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演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