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首席观点:新冠病毒防疫的公共经济学分析-200221

《招商银行-首席观点:新冠病毒防疫的公共经济学分析-20022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首席观点:新冠病毒防疫的公共经济学分析-20022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疫病的经济成本
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病毒时刻威胁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流行疫病一旦爆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无法避免。疫病的经济成本包括两方面。一是疫病损失。病患需要住院治疗,重症患者甚至可能死亡,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二是防疫成本。大型的流行疾病爆发,政府会采取各项防疫措施,例如强制检疫、隔离观察,乃至封锁疫区。限制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social distancing)的目的是要隔断病毒的传染,生产和消费活动无法避免地陷入停顿。我们这里讲的经济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别于人们所谈的会计成本。
疫病损失和防疫成本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trade-off)。防疫强度上升能有效隔断疫病在人群之间的传播,从而减小疫病损失,代价是防疫成本相应增加。从政策角度而言,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来决定最优的防疫强度。
(二)最优防疫政策
防疫政策,关乎其强度。疫情发生后,理性决策的目标应当是最小化疫病的经济成本(公式1),即最小化疫病损失与防疫成本之和。由于成本和收益尚未发生,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基于的是预期成本与收益。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减少疫病损失视作防疫政策的收益,即通过强化防疫政策降低疫病对人群的冲击程度。
Min预期疫病经济成本= Min(预期疫病损失+预期防疫成本) (1)
对这一最小化问题求解,不难得到最优防疫政策的一阶条件是政策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其预期边际成本(公式2,图1)。这一逻辑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准则一致(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若预期边际疫病损失>预期边际防疫成本,意味着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体而言,加强防疫可以增进福利(social welfare gain)。
反之,若预期边际疫病损失<预期边际防疫成本,意味着防疫政策应降低强度以增进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