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电新行业周报:新能源车产销短期受疫情影响,中期在政策和需求驱动下迎来景气-200217

《国都证券-电新行业周报:新能源车产销短期受疫情影响,中期在政策和需求驱动下迎来景气-2002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电新行业周报:新能源车产销短期受疫情影响,中期在政策和需求驱动下迎来景气-2002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1.行业表现
上证综指涨跌幅为1.43%,沪深300涨跌幅为2.25%。电新板块涨跌幅为2.31%,大幅跑赢大盘指数。
2.行业动态与展望
1.动力电池产业链价格:
本周部分锂电材料产业链价格趋势呈环比持平态势。方形铁锂动力电芯0.55-0.60元/wh左右,方形三元动力电芯0.70-0.75元/wh左右。金属钴价格环比持平,报价29.6万/吨。硫酸钴价格环比持平,报价4.95万元/吨。碳酸锂价格环比持平,报价4.85万元/吨。氢氧化锂价格持平,报价5.45万元/吨。三元正极523价格环比持平,报价12.25元/吨;622价格环比持平,报价13.65万元/吨;811价格环比持平,报价18.75万元/吨。磷酸铁锂价格环比持平,报价4.10万元/吨。钴酸锂价格环比持平,报价20.50万/吨。负极(中端)价格环比持平,报价4.60万元/吨。电解液(三元)价格环比持平,报价4.50万元/吨。湿法隔膜(中端)价格环比持平,报价1.50元/平方米。
2.中国2020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4.4万台,同比下滑54%
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0/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5.4%/54.4%。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3.5/3.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6.3%/54.5%;商用车产销均为0.5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7.4%/51.7%。
3.1月份动力电池装机量2.31GWH,同比下滑53.5%
受下游汽车产销下滑拖累,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2.31GWh,同比下滑53.5%,其中CATL装机量1.33GWh,市占率57.7%,仍维持高位。松下受益于国产Model 3量产带动,1月装机0.15GWh,市占率提升
展望:2020年1月份新能源车销量数据同比下滑54%,电池装机量下滑53%。一方面是去年高基数,另一方面是疫情影响。受疫情影响短期需求不振,同时节后物流限制、人员返程复工均有所拖累,主要企业开工均延期至2月10日,对2月整体产销及产业链排产影响均较大。预计3月开始产业端影响将大幅弱化,且由于汽车是耐用消费品,在政策激励和需求积累下,延后的需求有望在其后迎来强反弹。
3.行业的投资逻辑
新能源汽车行业:
1.特斯拉近日发布2019年四季度财报并举办电话会议,公司释放了多重利好。公司在2019年Q4实现盈利,自由现金流继续改善,经营拐点趋势已现。同时,公司确认宁德时代成为其合作伙伴。公司的Model Y车型已于1月投产,预计Q1末交付,进度超预期。对于新能源车产业链来说,特斯拉的利好消息是板块的情绪的提振因素。虽然股票市值短期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基本面及情绪面均较为悲观,但新能源车行业作为渗透率低,成长前景大。且近期特斯拉的多种利好也在驱动行业向好发展,在行业内其他板块利空消息较多情况下,新能源车板块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板块,短期可能有所回调、波动,是介入的好时机。在市场整体机会不大的情况下,有较好预期的板块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2.短期催化因素多。中长期看,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且国内市场明年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同比好转。海外市场依靠美欧两地,未来几年都可能保持较快的增速。
3.现阶段,新能源车相关企业呈现结构性分化。从中国、美国、欧洲市场看,特斯拉等好车型卖的不错,而质量较差的众泰新能源车等卖的较差。因此,整个板块的逻辑从“市场总需求”逻辑转向优秀的“供应链”逻辑,重点关注为优秀车企提供电池的企业(如LG、宁德时代、三星SDI等),及行业内优质动力电池LG和宁德时代的供应链(如恩捷股份、璞泰来等)。
恩捷股份:
恩捷股份是全球湿法隔膜龙头,产能规模全球第一。2019年,公司隔膜业务在国内市占率达53%以上,海外市场市占率12%左右。预计2020年中国市场新能源车市场增长10%左右,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18%左右,且恩捷股份的市占率继续提升,公司的国内隔膜出货量增速在22%以上。公司是海外动力电池巨头松下、LGC、三星的供应商。预计2020年,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增长38%以上,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48%以上,且随着恩捷在LGC、松下的产业地位提升,对LGC、松下、三星的隔膜出货量比例提升,恩捷股份的海外隔膜出货量增长60%以上。预计公司2020年业绩为11.8亿,对应估值43倍,给与推荐评级。
华测检测:
公司是国内检测行业民营龙头,预计在食品、环境、汽车、贸易保障检测等优势业务持续稳健增长。公司管理持续优化,利润率水平持续提升,且大规模投入新建的实验室产能将持续爬坡,且积极布局航空材料、轨道交通检测等新方向,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因此具有长期成长的持续性和短期业绩的确定性。预计公司19、20年业绩为4.5、5.9亿,对应PE估值51、39倍,继续推荐。
三一重工:
基本面逻辑:基建工程量保证,以及环保政策加严,使得行业在2019-20年受益于更新换代、工程需求;国内竞争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增速高于行业;市占率继续提高;龙头十多年的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创造业绩新增量;三一重工报表处于修复期,净利率逐渐提升,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10、120亿元,对应PE为11.4、10.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继续下滑,宏观经济不景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