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开源证券-智能汽车行业之“眼”:激光雷达,千亿级蓝海市场开启-211021.pdf
大小:195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开源证券-智能汽车行业之“眼”:激光雷达,千亿级蓝海市场开启-211021

开源证券-智能汽车行业之“眼”:激光雷达,千亿级蓝海市场开启-211021
文本预览:

《开源证券-智能汽车行业之“眼”:激光雷达,千亿级蓝海市场开启-211021(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智能汽车行业之“眼”:激光雷达,千亿级蓝海市场开启-211021(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迈向高阶自动驾驶,汽车之“眼”激光雷达成优中之选特斯拉引领的电子电气架构、软件架构和通信架构的升级,使得自动驾驶升级由“累加ECU”转向算力和数据模型的迭代升级,边际成本递减推动自动驾驶在L3之后升级加速。

华为入局更是推动了国内智能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

感知作为智能汽车之“眼”,其探测精度、广度与速度直接影响行驶安全,目前主要有视觉及激光雷达两种方案。

其中,视觉方案所获数据与人眼感知的真实世界更为相似,轻硬件、重软件的特性对自动驾驶的算法和AI能力要求高,仅特斯拉具备“数据-AI模型-终端”闭环的企业可实现L3级以上水平。

其他大多数整车厂更倾向于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的融合方案,通过强化硬件来加强安全冗余。

随着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智能车的量产落地,我们预计到2025年国内车载高线束激光雷达规模将突破百亿,长期看规模将超千亿。

◆过车规、降本节奏加快,激光雷达前装量产元年已至从技术路径看,转镜、棱镜的半固态方案已基本具备前装量产能力并通过车规认证,被极狐、小鹏等车厂相继采用。

机械式激光雷达成本高居不下且寿命较短,难以走向前装市场。

MEMS的慢轴扭转角度大、扭杆细长,极易断裂,过车规难度较高。

以Flash、OPA为代表的固态激光雷达短期仍在存在扫描角度有限、信噪比差、形成旁瓣、线束低等痛点,但中长期发展可期。

从成本控制看,收、发模块、扫描系统、信息处理是激光雷达的主要部件,华为、大疆凭借在光电、先进封装的技术积累拉动激光雷达成本降至万元以内。

短期,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收、发模块成本占比较高,中长期看芯片将取代机械部件成为激光雷达的核心器件。

目前,华为采用前融合简化算法并广泛投资光电半导体Tier2,打通“生产-制造-产品-渠道”全产业链,实现转镜方案的降本。

大疆则是基于在无人机领域的电机转速控制、先进封装经验另辟蹊径选择棱镜方案,在减少收发单元数量的同时提高线束。

随着半固态方案同时满足性能、车规、量产、成本四个维度的要求,激光雷达前装量产元年已经到来。

◆投资主线及受益标的:炬光科技(拟上市)、福晶科技、水晶光电我们建议沿前装量产、技术演进两条主线寻找激光雷达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投资机会。

过车规和成本是制约激光雷达在乘用车前装量产的主要痛点,华为、大疆的入局推动激光雷达成本下降至千元级且已过车规,激光雷达前装规模化量产的拐点已至,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此外,激光雷达向固态演进后,对信息实时处理、功能集成诉求增加,芯片化趋势明显,关注未来芯片化的技术升级。

◆受益标的:炬光科技(拟上市,VCSEL激光器供应商)、福晶科技(准直镜头等光学元器件供应商)、水晶光电(窄带滤光片厂商)。

◆风险提示:高阶自动驾驶推进节奏不及预期、激光雷达成本下降缓慢。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