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东方电气-600875-跟踪报告:燃料电池国产化先锋,长期竞争突围可期-200224

《中信证券-东方电气-600875-跟踪报告:燃料电池国产化先锋,长期竞争突围可期-200224(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东方电气-600875-跟踪报告:燃料电池国产化先锋,长期竞争突围可期-200224(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燃料电池空间广阔,产业迎来爆发期。公司有望凭借国产化率与先发优势,立足西南,逐步成长为国内氢能产业的一极,实现业务结构升级。维持2019-2021年净利润预测14.64/17.30/20.05亿元,给予公司2020年A股合理估值25xPE,对应目标价14元;H股较A股维持10-15x估值折价,目标价6.23港元,维持公司A+H股“买入”评级。
燃料电池空间广阔,产业迎来爆发期。2019年,我国首次将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产业迎来顶级催化。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中的指引,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行业空间巨大。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3018辆,同比增长86.41%;自主技术电堆功率出货量占比58.2%,较2018年增长30.4%,产业化快速推进。子公司东方氢能作为国内少数自主研发、独立培育的企业,高国产化率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品,为公司提供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自主研发产品,生产迈入批量化。公司累计十年开发经验,目前已掌握含膜电极、燃料电池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在内的全套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燃料电池行业稀缺的自主研发型企业。首批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客车运营状况良好,平均百公里氢耗3.4 kg,达国内先进水平。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工程已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000套,产品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立足西南市场,加速推进产业化。发挥资源优势,以成都为样板,投运百台氢燃料电池客车,并进一步辐射西南市场,向四川省内、山西省、陕西省开拓市场,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加强产研融结合,推动燃料电池业务长效发展。未来公司有望借助国产化率与先发优势,成长为国内氢能产业的一极,实现自身业务结构的升级。
风险因素:氢能产业政策不及预期,风电“抢装”不及预期,核电装机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缓慢,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燃料电池业务加速推进,风电、核电业务向好,电站服务与海外业务空间巨大,股权激励激发活力,增长动能加速切换。维持2019-2021年净利润预测14.64/17.30/20.05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47/0.56/0.65元,给予公司2020年A股合理估值25x PE,对应目标价14元;H股较A股维持10-15x估值折价,2020年合理估值为10x PE,目标价6.23港元,维持公司A+H股“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