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多角度看央行流动性摆布-200227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多角度看央行流动性摆布-200227(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多角度看央行流动性摆布-200227(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央行已连续7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受益于前期全面降准、春节后现金回流等,近期资金面整体仍维持平稳运行。综合多方面因素,预计短期内流动性水平仍维持合理充裕。
货币政策取向与央行流动性管理目标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中长期因素。近年来,货币政策总体取向实现了由“稳健-稳健中性-稳健”的转变,流动性管理目标也从“基本稳定-合理稳定-合理充裕”进行调整。而在货币政策整体取向未发生转向的时期内,市场流动性环境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变化。2017年初至2018年年末近两年的时间内,货币政策始终维持稳健中性的货币取向,但针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目标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应地,市场流动性环境也有了明显调整。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的表述变化透露着央行对流动性环境的监控效果,是央行向市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用来把握公开市场操作节奏。回顾2018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交易公告,央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的判断可归为“总量充足”、“总量较高”、“较高水平”、“适中水平”、“合理稳定”、“合理充裕”几种表述。从央行公告措辞的变化中,我们发现央行公告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两者之间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多数情况下,当表述由“较高水平”转为“合理充裕”的当日或者随后的几日,央行将开展逆回购、MLF、TMLF等公开市场操作。
从利率的绝对水平和波动程度预判公开市场操作。在公开市场操作暂停期间,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整体较低,波动程度较小,且流动性分层现象较弱。一旦市场利率出现持续上行或者震荡幅度较大的情况,央行将及时选择适当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以保持银行体系资金面的平稳和合理性。同时需考虑月中税收高峰、缴准、季末月份财政支出,以及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机。我们大致认为当出现以下几个情况时,央行公告表述更多为“合理充裕水平”并将重启公开市场操作:(1)DR007利率位于略高位置,从均值和中位数判断约在2.7%附近;(2)季度末时期(3、6、9、12月末);(3)大多数逆回购或MLF到期、银行缴准、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时期(需结合到期回笼资金规模、纳税规模、债券发行等因素判断具体时点流动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