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从全球市场看未来国内CDMO行业的空间-200301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从全球市场看未来国内CDMO行业的空间-20030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从全球市场看未来国内CDMO行业的空间-200301(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创新药投资回报率下降,CDMO外包渐成药企最优解;争夺全球份额,国内小分子CDMO更具比较优势,未来很有希望在中国出现该细分领域全球市占率10%以上的龙头;MAH新政策下国内CDMO商业化阶段爆发性元年在即,资本政策共振,2020投资CDMO正当时。
首先,从全球来看,创新药投资回报率下降,CDMO外包渐成药企最优解。CDMO产业链深度参与创新药的研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是其核心价值。全球创新药的平均上市费用在不断上升,药品巅峰销售额却呈现下降趋势。全球CDMO行业也在以成本、效率和创新为核心的客户需求推动下,外包渗透率不断提升,实现比全球药品市场更快的增长。
其次,争夺全球份额,国内小分子CDMO更具比较优势。国内明显的供应成本和工程师比较优势,驱动全球CDMO产能需求持续向中国转移。根据药明康德招股书的数据,中国在全球CDMO市场的份额从2011年的5%上升至2016年的7%,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青睐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型中小药企外包需求增加,将推动全球CDMO行业集中度提升。相对于生物药产能和技术目前暂时主要被少数欧美企业所掌握,国内小分子CDMO行业具备成熟的产能管理和项目技术能力,料将更明显获益于这一轮行业需求提升和全球产能转移趋势。
最后,资本政策共振,MAH制度推动国内CDMO行业进入收获期。CRO业务放量在临床,CDMO业务放量在商业化。2013年开始的Biotech资本热潮,推动了2017-2018年国内CRO的快速增长,根据药品研发的时间特点推算,2020年可能是这波资本热潮推动国内CDMO商业化阶段项目放量的元年。另一方面,国内MAH制度试行至今超过4年,众多CDMO合作项目进入报产/获批上市阶段。资本和政策趋势叠加带来的商业化订单机会,给予了国内CDMO公司爆发式加速增长的契机。
小结:CDMO是全球化竞争的行业,国内小分子CDMO行业通过十几年积累,综合能力上已经得到了全球主流客户的认可,加上更明显的供应链和工程师比较优势,有希望在中国出现一个或几个全球市占率10%以上的龙头,对应20亿美元以上收入,相对于目前国内小分子CDMO公司收入体量而言,成长空间巨大。而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当下,包括美国、韩国、意大利等这些CDMO和CRO相对发达的国家地区,如果疫情进一步加剧,是否会进一步驱动这个产业向中国转移,有待进一步观察。
市场回顾:上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3.38%,跑赢沪深300指数1.66pcts,医疗器械涨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19年预测市盈率约35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33%。上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03亿元,合计减持34.91亿元。其中云南白药减持较多,减持19.59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9.13亿元。
风险因素: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2)布局全球原创新药的肝素产业龙头海普瑞等;3)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等;4)“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山东药玻和凯莱英等;5)医疗服务及商业连锁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上海医药、老百姓、益丰药房和大参林等;6)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和艾德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