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电气设备行业TESLA自制电池分析报告之二:创新空前,难度空前-200301

《兴业证券-电气设备行业TESLA自制电池分析报告之二:创新空前,难度空前-200301(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电气设备行业TESLA自制电池分析报告之二:创新空前,难度空前-200301(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 Maxwell是特斯拉自制电池的载体,自制电池意在摆脱随松下的依赖。松下曾独家供应特斯拉圆柱形电池逾十载,但从2018年开始二者就汽车销量、电池产能和电池价格等问题产生较大分歧。特斯拉2019年4月收购Maxwell,同时与“三元正极之父”Jeff Dahn的科学团队合作走上了自制电池的道路。
◆加拿大设备公司Hibar是特斯拉自制电池的最后一块拼图。2019年10月Tesla收购加拿大圆柱电池设备供应商Hibar,完成自制电池的最后一块拼图。Maxwell具备突出的技术能力,但能否实现商业化量产,设备的可靠性是关键创新和壁垒所在,Hibar将为Maxwell定制生产电池制造设备,帮助Maxwell超级电容中的领先技术工艺成功实现在锂电池领域应用。
◆我们判断Tesla自制电池有四大创新:“干电极技术+新型电极材料(高镍无钴正极+预锂化负极)+固态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系统集成”,不过四大创新均存在不小难度。产业化较快的可能为前两者,其中干电极技术可降低成本10-20%,提升能量密度至300Wh/kg+,延长电池寿命。但难点在于对设备的耐温、耐摩擦性要求更高。新型正极钴降低,电池成本降低,难点在于提升正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负极预锂化可提升首圈充放电能量效率,难点在于生产安全性。
◆我们判断,自制电池先期成本高,将首先在高端车型中应用,走量车型主要以外部供应商为主。Maxwell与Hibar在圆柱电池生产研发经验较丰富,预计自产电池技术会先应用于圆柱电池。但可能早期受良品率等因素影响,成本难降低,预计会用在对成本敏感性较低的modelX、Roadaster上。宁德时代方形、松下、LG圆柱成本优势显著,预计仍将广泛应用于Model 3、Model Y等走量的车型上。远期来看,Maxwell的创新技术亦可在方形电池上得以应用。
◆投资建议:
1)干电极技术有利于方形、软包加速高镍迭代,远期方形成本优势突众,有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继续坚守TLC(Tesla产业链、LG产业链、CATL)主线:推荐宁德时代、科达利、璞泰来、恩捷股份。
2)新型正极将对新型锂盐及添加剂的需求在量和结构上均有提升,电解液壁垒及材料体系地位将大幅度提升。推荐新宙邦(化工组覆盖),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化工组覆盖)。
3)预锂化技术增加负极侧锂金属的用量,高镍迭代提升氢氧化锂需求。推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有色组覆盖)4)超级电容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且有利于快充普及。推荐:新宙邦(化工组覆盖),建议关注:特锐德。
◆风险提示:电动车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中游产业链技术新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产业链大幅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