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特钢行业专题报告(一):我们正站在特钢腾飞的起点上-200302

《太平洋证券-特钢行业专题报告(一):我们正站在特钢腾飞的起点上-200302(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特钢行业专题报告(一):我们正站在特钢腾飞的起点上-200302(47页).pdf(4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摘要
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
特钢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下游应用主要为国防军工、电力、石化、核电、环保、汽车、航空、船舶、铁路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推动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高强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特殊钢等规模化应用范围,行业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制造业采购体系。2019年10月,工信部明确指出将以钢铁新材料为抓手,引导特钢企业深入参与钢铁新材料平台建设,加快解决部分关键钢铁材料“卡脖子”问题,有效推动特钢产业发展。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中高端特钢占比将快速提高
日本:日本特钢产量与质量均在全球钢铁行业中排名居前,是支撑日本汽车、火车、工程机械、能源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石。与中国类似,日本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特钢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到2018年特钢占比已达到24.5%。从结构来看,特钢产品种类丰富,主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占30%,中端产品占49%,低端产品占21%,目前高端制造业与对外出口仍是支撑特钢产量上涨的重要因素。
欧洲:与日本相似,欧洲特钢占比的提升同样伴随着经济的提升与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欧洲特钢占比已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到2018年欧洲特钢占比约为21.43%,我国当前水平仍与之相差较大。
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逐步从追求总量转变到追求高质量,材料升级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特钢比例仅4.5%,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差仍然较大。当前高端制造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特钢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假设我国也可以达到日本2018年24.5%的特钢比,预计将有望实现24410万吨特钢产量,而2019年特钢年化产量规模约为12921万吨,存在11489万吨产量差,再加上“进口替代”带来的300-400万吨中高端特钢,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高端制造需求扩张,国内特钢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特钢估值具有一定的溢价,从日本、香港、美国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15-25倍的较高水平。我们认为特钢公司下游需求多为高科技属性领域,未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
投资建议
在我国提质增效,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解决“卡脖子”材料进行进口替代的背景下,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特钢子行业进入了长期快速发展的行业拐点,需长期重点关注。推荐关注中信特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钢研高纳、沙钢股份、ST抚钢以及港股天工国际等。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特钢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模型及推算过程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