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创证券-东华能源-002221-深度研究报告:剥离LPG业务,主动打破双主业架构宜重新看待-200304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东华能源-002221-深度研究报告:剥离LPG业务,主动打破双主业架构宜重新看待-200304.pdf
大小:107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东华能源-002221-深度研究报告:剥离LPG业务,主动打破双主业架构宜重新看待-200304

华创证券-东华能源-002221-深度研究报告:剥离LPG业务,主动打破双主业架构宜重新看待-200304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东华能源-002221-深度研究报告:剥离LPG业务,主动打破双主业架构宜重新看待-20030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东华能源-002221-深度研究报告:剥离LPG业务,主动打破双主业架构宜重新看待-20030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打破双主业结构,力求转型重塑自我。公司原是LPG贸易+轻烯烃生产双主业结构,其中LPG业务为公司的丙烷原料采购提供了保障。但因为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公司北美LPG货源受到关税的重大干扰,本就毛利率不足5%的LPG业务基本无利可图;与此同时,面对全球低价丙烷的延续,PDH工艺的轻烯烃生产成本领先优势显著,公司在2020年作出决策,主动打破双主业结构,力求转型侧重轻烯烃(丙烷-丙烯-聚丙烯)生产业务,寻求自我重塑。
  剥离低毛利业务资产,回笼现金专注于转型。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沉重的关税便使LPG贸易业务难以开展,公司决定将该部分业务贩售给实控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马森能源。按照1月23日的公告,此次交易主要针对盛港务、宁波优嘉和钦州东华三个主体,合计5.18亿元净资产,均为现金收购,作价尚未确定。除此之外,与贸易业务相关的主体还有东华(新加坡)和宁波百地年两个主体合计29亿元净资产。
  聚丙烯价格支撑在于煤头成本,裂解环节获取80%的产业链利润。截至2019年底,全国PP产能2940万吨,其中原油/石脑油路线占比60%,CTO/MTO路线30%,PDH路线10%。CTO技术路线成本长期处于成本曲线右端,而PDH成本处于成本曲线的最左端,当CTO路线陷入全面亏损时,聚丙烯产能中约有30%的权重需要降负荷,可以显著压低供给端压力,给现货以支撑。公司的轻烯烃的产品路线为丙烷?丙烯?聚丙烯的产品路线,该路线的利润主要分为裂解利润和聚合利润两部分,其中核心因素为丙烯价格。若选华东地区作为样本,采用华东进口丙烷成本、主流丙烯价格和拉丝级PP价格进行利润模拟,近5年丙烯裂解环节获得了聚丙烯产业链中80%的利润,而聚合环节只能分得20%,裂解环节之所以能分得更多利润,背后的原因在于丙烷供需关系持续宽松,PDH制备的丙烯成本远低于主流丙烯价格。
  八条PDH产线有望陆续投产,轻烯烃保守年利润理论可达24亿元。按照公司的规划,公司2020年将有66万吨PDH+80万吨聚丙烯产能投放,若按照2年的投产-达产周期算,公司2020年丙烯和聚丙烯产量预计分别增长25%和50%,分别达到135万吨和120万吨的水平。若茂名基地按照规划产能在2025年前陆续建设投产,近5年公司丙烯产量复合增速预计可以达到36%,聚丙烯产能相对富余,“量”的逻辑将得以极致演绎。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一条66万吨丙烯+40万吨聚丙烯的产线,保守测算满产一年可以产生2.2亿元净利润,30%资本金对应ROE为14%。按照规划,公司还有8条线陆续投产,合计可以有11条线,按照11*2.2亿元测算,可产生24.2亿元净利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可实现归母净利依次为13.5亿元、16.9亿元和21.4亿元,对应EPS依次为0.82、1.02和1.30元/股。按照周期股的惯例给予2021年业绩以10倍PE,给予13.0元/股的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若按照分部估值,LPG资产给予34亿元市值,轻烯烃生产给予145亿元市值,纯氢给予36亿元市值,合理市值预计为215亿元,对应目标价13.0元/股。
  风险提示:LPG业务资产剥离不彻底、作价不合理。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