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五类机构齐聚投顾试点,模式及策略值得关注-200302.pdf
大小:30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五类机构齐聚投顾试点,模式及策略值得关注-200302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五类机构齐聚投顾试点,模式及策略值得关注-20030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五类机构齐聚投顾试点,模式及策略值得关注-2003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五类机构齐聚投顾试点,模式及策略值得关注-200302(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日,根据《券商中国》报道,多家券商、银行首次获得公募基金投资顾问试点资格,至此已有五类机构布局此项创新业务。相较美国SEC,国内对投顾的监管更为审慎,行业正处在发展初期。随着后续各家头部机构的展业,商业模式、组合策略均值得关注。
  事项:第三批基金投顾试点获批,五类机构布局新业务。近日,《券商中国》报道,多家券商、银行等机构首次获得公募基金投资顾问试点资格,其中至少涉及七家券商、两家银行,券商包括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叠加前期投顾试点已完成备案的八家机构,累计有不少于17家机构获批。整体来看,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基金公司及其销售子公司、券商、银行等五类机构悉数入局。
  切割投顾费、渠道费利于商业模式的成功推广,原渠道方展业方式值得关注。投顾能否实质影响当前的基金商业模式,在于对投顾费、渠道费进行切割。面对六千多只公募基金,投资者存在选择困难,投顾平台推荐基金确可满足需求。但若不能抛开销售基金越多、投顾费越高的局面,买方投顾商业模式难言成功。从部分上线的公募投顾产品来看,成份基金申购费处于0至1折。实际上,1折申购费仍为互联网渠道费标配,故外部成份基金存在渠道费、投顾费双收的情况,或不利于基金投顾后续的成功推广。纵观美国投顾,按资产规模比例收费、固定费用为前两大收费模式,渠道佣金模式处于边缘化。
  投顾基金组合策略多元,较公募FOF存在更多可能性。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产生由试点机构集中、统一实施,而非走公募基金审批流程的模式。故基金投顾的组合策略易于多元化,除不同风险收益偏好下的目标风险策略外,还可设计绝对收益、多资产轮动等特色策略,还可衍生出教育、养老等不同场景下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参与模式可一次投入、定投或其他灵活投资形式。此外,监管豁免了货基、指数基金在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中的权重限制。反观公募FOF监管,要求非货币型FOF投资于货币基金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5%,一定程度上束缚了FOF的基金组合投资。
  试点成熟后投顾业务竞争将加剧,先发优势并非决定性因素。基金投顾业务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步骤实施,若后续市场状况和试点效果良好,预计将有更多机构获批展业。截至2019年12月2日,美国SEC注册投顾家数超过1.3万家,国内监管上更为审慎、行业处在发展初期。展望后续投顾的竞争态势,我们认为先行试点机构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长期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纵览美国智能投顾的发展,先锋以1400亿美元的管理规模后来居上,可见先发优势并非决定性因素,客户基础结合专业服务是核心壁垒。
   “三位一体”的基金投顾――重要渠道、专业度和信托责任。美国投顾厚尾特征明显,截至2019年12月2日总资产高于500亿美元的投顾机构仅25家,龙头公司涉及银行、保险、投行、经纪商及资管机构系。截至2019年12月2日投顾可自主决策资产达76万亿美元、占比九成。基金投资专家顾问为美国第二大基金销售渠道,其下以独立财务规划师、全服务经纪商居前。投顾居九类基金信息咨询对象之首,信赖度、专业度为投顾人员所需的重要特质。收入高峰期至储蓄期人群为基金投顾主要客户,服务往往由具体财务目标和标志性事件触发,从而形成投顾服务需求。
  国内投顾业务的本地化探讨――从免佣基金设计、投顾费替代渠道费到O2O模式壁垒。买方投顾不在于策略构建,而重在付费模式的转变。当前美国投顾偏爱的免佣基金已占据七成市场份额,以投顾份额创新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是尝试不触碰利益蛋糕的转型路径。国内线上线下投顾模式的选择,取决于目标客户定位及线下资源多寡,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O2O模式可建立竞争壁垒。基于历史渠道费用测算,以客户愿意支付的替代成本作为投顾费率,保守预计投顾费率在0.11%至1.04%,而不同资产配置、主被动基金的投顾费差异较大。
  相关专题报告:《资产管理业专题研究系列之十――美国基金投顾市场借鉴: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2019.12.31)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