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医药行业事件点评: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病有所医,应保尽保的全民覆盖多层次医保体系-200305

《粤开证券-医药行业事件点评: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病有所医,应保尽保的全民覆盖多层次医保体系-2003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医药行业事件点评: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病有所医,应保尽保的全民覆盖多层次医保体系-2003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评论:
继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解决碎片化、不平衡、个人账户共济短板等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基本全民覆盖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作为一种正在完善的医保制度,期间存在问题不可避免,《意见》坦诚指出当前医保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碎片化;二是待遇不平衡;三是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保障功能弱化;四是医保监管不完善;五是改革不协同。
我们认为制度碎片化、制度叠床架屋问题是一项新制度走向完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关键是完善过程中逐渐删繁就简;待遇不平衡和改革不协调主要囿于当前我国医保以市地或省为统筹区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天然存在保障能力差异,打通异地医保结算衔接或最终实现全国统筹是解决不平衡终极途径,不协调主要是各地医保管理部门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探索医保改革(如福建三明医改),吸收经验、集成和推广成果尚需时日;医保监管不完善将逐渐由此前人社、卫计委等多龙治水到国家医保局集成医保大管家转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共济保障功能弱化问题是明牌,个人账户部分地区甚至可以提现或买日用商品,弱化了医疗资金储备功能,未来存在进一步收紧并且改革加强个人账户门诊共济保障功能趋势。
坚持深化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高值耗材全国集采将纳入范畴
《意见》专章部署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任务,强调坚持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在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以带量采购为原则,全面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另外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治理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
2019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实现重大突破,地方探索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也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已经组织三轮带量采购谈判,包括两次全国范围的带量集采谈判,第三轮带量采购共涉及35个品种,但目前都只涉及药品,尚未将耗材纳入全国集采,仅仅在部分地方实行耗材带量采购,如津京冀高值耗材集采联盟。我们认为耗材由于不同于药品,非标性和多样性特征明显,集采品种大范围推广存在一定难度,将优先从使用量较大,相对标准化的高值耗材试点,如植入耗材、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
建立中国特色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真正病有所医,应保尽保
《意见》总体框架共八个部分28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出了“1+4+2”的总体改革框架。其中,“1”是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4”是健全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四个机制;“2”是完善医药服务供给和医疗保障服务两个支撑。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体由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构成,未来将长期存在,分类保障,待遇与缴费挂钩,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多层次的医保体系还包括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特别指出商业健康保险在就医中保险保障作用,是扣除各项基本医保后个人支付的坚强后盾,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产品供给。建立中国特色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真正病有所医,应保尽保,进一步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避免因病致贫返贫。
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多元支付模式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意见》提出,要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重点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支付模式改革,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医保准入谈判制度更加成熟,持续优化医保目录,腾笼换鸟、良药驱除劣药,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医药服务;支付模式改革逐步建立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主,按床日、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协同发展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探索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我们认为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多元支付模式有利于真正有治疗价值更多好药纳入医保,压缩辅助用药或劣药占用医保资金资源,好药、创新药销售更快放量,研发企业得利,医保基金更高效,患者得更多实惠。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