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全球央行月度观察:中国央行先动,全球央行一致转向宽松-200307

《国金证券-全球央行月度观察:中国央行先动,全球央行一致转向宽松-200307(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全球央行月度观察:中国央行先动,全球央行一致转向宽松-200307(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中国央行先动,全球央行一致转向宽松
海外疫情愈发严重,多国央行发表声明将在适当时候采取应对措施。3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不含中国)16044例,相对2月底增加127%,确诊病例持续增加,其中韩国6088例,意大利3089例,伊朗2922例,日本1036例。随着疫情的逐步严重,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开始显现,全球重要央行发表声明,将在适当时候采取应对措施。全球央行迎来宽松潮,美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3月3日,继马来西亚央行降息25bp至2.50%,澳大利亚央行降息25bp至0.50%之后,美联储紧急降息50bp,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紧急降息。次日,加拿大央行降息50bp至1.25%,全球多个央行开始降息,预计下周(3月12日)欧央行将降息10bp,英国央行(3月26日)也有降息可能,且不排除英国央行提前降息可能,日本央行虽降息可能性不大,但可能通过加大资产购买等方式来提供流动性。2月20日至3月4日,全球债券收益率也持续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1.52%降至1.02%,降至历史低位。美债期限利差(以10年期美债与2年期美债之差来衡量)由-6bp回升至30bp,收益率曲线回归正常化,通常短端收益率曲线相对较低,长端收益率曲线相当于预期未来短期收益率的均值与期限溢价之和,长端收益率相对更高,倒挂的收益率往往意味着较低预期未来短期收益率,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不乐观,美联储降息也是收益率进一步走低的原因。其他国家收益率也明显走低,3月4日,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衡量,日本降至-0.136%,德国降至-0.64%,英国降至0.46%。与此同时,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升至1641美元/盎司,显示了避险情绪的升温。全球央行宽松下,我国央行降息空间进一步打开,且我国金融资产吸引力上升。首先,我国央行降息空间进一步打开。从主要央行来看,当前美国政策利率为1.0-1.25%,日本央行为-0.1%,欧央行为-0.5%,相比较而言,我国1年期MLF利率为3.15%,货币政策明显更具有空间。且随着全球央行一致转向宽松,汇率贬值压力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削弱,我国降息的空间也明显打开。其次,中国金融资产吸引力上升。一方面,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也在逐渐削弱;另一方面,中国的政策空间相对更大,A股和国债的估值优势也进一步加强。第三,中美经贸摩擦短期进一步升温的可能性下降。在全球经济均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美货币政策趋同,稳定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是一致共识,短期经贸摩擦升温的概率明显下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将保持宽松,降成本和定向宽信用是货币政策操作的重心。降成本压力下,人民银行将继续下调逆回购和MLF利率,预计后续还将有降准操作。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疫情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弱化。预计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工业品价格有望企稳回升,黄金价格在年内高位震荡概率较高。
二、全球央行观察
美联储:紧急降息50bp,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1.00-1.25%。
欧央行:部分委员表示随时准备调整所有政策工具。
日本央行:黑田东彦表示将通过适当操作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其他央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加拿大央行降息。
三、文献推荐
美联储“充裕储备金”框架实施货币政策;通货紧缩对消费者数字化访问服务的影响越来越大;充裕准备金下的货币政策(FED)。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造成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美联储常规货币政策空间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