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大学生工资增长赶不上农民工?~“红利”背后的结构性失业-200221

《中泰证券-大学生工资增长赶不上农民工?~“红利”背后的结构性失业-20022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大学生工资增长赶不上农民工?~“红利”背后的结构性失业-20022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的一些特征挺有意思:一方面是“民工荒”时常出现,薪酬过万的月嫂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每年都面临“最难就业季”,甚至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根据麦可思的调研数据,过去这些年大学生的工资涨幅越来越赶不上农民工,花三年时间读研带来的收入增长,比不上直接本科毕业就工作三年带来的收入增幅。如何理解这些现象?
在经济的转型阶段,“工程师红利”的概念越来越火,我们不否认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但“大学生”多就一定意味着“工程师”多吗?就一定能够释放出“红利”吗?根据我们分析,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很多,但工程师数量并不多,要实现从大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化,似乎还需要其它方面的机制调整。本文我们重点讨论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1、大学生的工资增长,赶不上农民工?过去十多年,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从500万以下提高到接近800万,而农民工每年新增数量从1000万以上降至不足200万。工厂招工越来越难,大学生找工作也越来越难。2009年时大学毕业生工资是农民工的1.7倍,而截至2018年底,二者差距收窄到了1.4倍以内。
2、大学生就业难:是否供过于求?2015年以来我国本科就业率开始缓慢回落;2017年以来,高职高专就业率开始反超本科生。与此同时,教育带来的工资溢价也越来越低,花3年时间读研带来的工资提升幅度,比不上3年工作经验带来的工资涨幅。即便如此,依然没能挡住“考研大军”,每年国考和省考人数也居高不下,而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之大。
3、民工逐渐变老:谁来工厂接力?近几年农民工数量增速大幅放缓,背后主要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6年负增长。农民工的老龄化也在快速加深,我国4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从2008年的30%快速升至2018年的47.9%。长期来看,我国经济肯定会实现转型,告别“世界工厂”的模式。但短期内,农民工快速退出劳动力大军,大学生很难弥补部分缺口,也会带来结构问题。
4、大学生多工程师少:改革才能释放“红利”。我国大学生很多,但工程师数量并不多,反而有些稀缺。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相比,我国研发人员占比明显偏低,说明我国大学生向科研人员的转化率不高。尽管我国研发投入占比没有其它主要经济体高,但并不是研发人员少的限制因素。大学生转化成工程师,发挥出红利来,还是要从别的机制改革上着手。否则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的问题依然会同时存在。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