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建筑行业:交通建设获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意见发布-200308

《安信证券-建筑行业:交通建设获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意见发布-200308(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建筑行业:交通建设获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意见发布-200308(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行业及政策动态:
1) 2020年3月6日,交通运输部,提出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统筹研究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并做好与“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抓紧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做好粤港澳、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工作。
2) 2020年3月3日,发改委,发改委召开第九次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科学扎实推进川藏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沿江高铁等骨干通道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普速铁路建设,强化枢纽配套和“最后一公里”建设,有序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
3) 2020年3月3日,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中央和地方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3.2-3.6)建筑行业(申万建筑装饰指数)涨幅为+9.26%(HS300为+5.04%)。
本周行业涨幅前5为宏润建设(+60.79%)、龙建股份(+46.35%)、交建股份(+39.34%)、东方园林(+34.48%)、铁汉生态(+31.18%);本周仅两家标的下跌,为美芝股份(-2.73%)、东易日盛(-0.36%)。
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3月6日建筑装饰行业市盈率(TTM,指数均值整体法)为10.01倍,较上周有所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市盈率下滑幅度接近20%,接近2014年8月水平。行业市净率(MRQ)为1.05,较上周也有所提升。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为中国建筑(5.83)、葛洲坝(6.20)、中国铁建(7.12)、中国中铁(7.21)、中材国际(7.55);市净率(MRQ)最低前5为中国中铁(0.78)、中国电建(0.79)、中国交建(0.81)、棕榈股份(0.81)、中国中冶(0.83)。
本周建筑行业指数(SW)周涨幅+9.26%,较上周表现涨幅大幅提升,强于深证成指(+5.48%)、沪深300(+5.04%)、上证综指(+5.35%)本周表现,周涨幅在SW 28个一级行业中排于第4位。本周建筑行业呈普涨态势,共119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97%;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9.26%)的公司数量为70家,占比57%。本周建筑行业录得上涨公司家数和周涨幅超过行业涨幅的公司家数较上周均大幅增加,行业排名较上周(第3位)略滑落1个名次,涨幅位居SW各一级行业中的第4位。
从本周涨幅结构来看,本周建筑各子板块均录得上涨,其中园林工程板块和基础建设板块本周涨幅均超过10%,分别达到16.11%和10.15%。本周涨幅排名靠前标的以地方建设施工板块和园林板块为主。其中地方基建企业宏润建设(+60.79%)、龙建股份(+46.35%)、交建股份(+39.34%)、腾达建设(+28.10%)和宁波建工(+24.62%)本周涨幅均位居行业前10;园林板块的东方园林(+34.48%)和铁汉生态(+31.18%)本周涨幅位列行业第4、5位。
■本周政策/要闻解读
本周各地项目复工顺利进行,复工率较上周持续提升。
交通建设方面,截至3月5日,铁路在建项目的复工率已经达到77.8%,公路、水路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68.2%,民航机场建设项目的复工率达到59.3%,复工的形势积极向好。全国重点项目复工率达到79%,下一步国家将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
水利建设方面,水利部门在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水利重大工程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29日,在建的110项重大水利工程中,已有22个省份的80项工程实现复工,占工程总数的72.7%。
预计之后随疫情的有效控制,全面复工可期,未来或将通过加快施工进度弥补疫情对工期延迟的影响,前期获批的多个重大基建项目落地速度有望加快,同时考虑到一季度业绩占全年比重相对不高,疫情对建筑行业全年业绩冲击影响有限。
本周基建领域相关利好政策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进展延续之前的全面推进模式,3月6日,交通运输部提出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统筹研究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并做好与“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抓紧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做好粤港澳、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工作。
上述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要求或将推动十四五整体交通规划设计以及部分重大交通项目前期规划可研工作的快速开展,将为产业链前端的基建勘察设计板块带来较大机遇,建议关注基建勘察设计龙头企业中设集团、苏交科。
在铁路建设细分领域方面,发改委于3月3日召开第九次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科学扎实推进川藏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沿江高铁等骨干通道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普速铁路建设,强化枢纽配套和“最后一公里”建设,有序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
继近期多个省市推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后,本周其他部分省市也陆续发布重大项目建设计划。
3月5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了今年首批10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总投资额近万亿元。今年,湖南省投资规模最大单体项目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将动工,还将新开工12条高速公路。此次发布的首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共75个基础设施项目、13个生态环保项目和17个社会民生项目。其中,51个交通网项目占据总投资额五成多。
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合计安排12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9万亿元,涉及轨道交通、市政民生、产业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其中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安排开展前期工作的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868个,估算总投资3.4万亿元。
截至目前,已公布重点项目具体计划投资额的省市,其投资计划规模总计约40万亿元,年度投资计划接近3.5万亿元。除在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外,所发布的重点项目计划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项目或将于今年开启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随疫情有效控制,项目招投标的顺利开展,订单落地和业绩提升也将在勘察设计和建设施工企业层面加速体现。
我们在前期的观点中多次提出未来交通建设仍将为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根据各地各领域复工进度和重大投资计划涉及的项目类型,以及本次十四五交通规划和铁路建设的开展指示,预计本次疫情后,交通建设仍将持续发力,成为稳投资的重要领域,铁路、城轨、公路均板块投资均有望提升。
本周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在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明确了方向,将任务时间设定在了202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中央和地方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是基建投资的一个重要分项,相较其他基建投资分项,生态环保投资增速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投资增速达到37.2%,随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其投资额占基建投资比重逐年提升。从具体的投资领域来看,湿地修复、生态绿化、水环境治理受到支持政策和建设需求的积极影响,市场空间有望持续释放。同时生态园林有望从园林景观升级到水生态及其他环保领域、旅游领域,以实现产业递进。近几年PPP、“水十条”、海绵城市等政策相继出台,为生态园林行业的转型和扩展提供了契机,市场范围或将从传统的园林景观领域扩展到生态修复、河道治理、绿色环保、旅游等领域。从在库PPP项目来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PPP项目投资额再创新高,截至2020年1月,其PPP管理库入库项目数为924个,占比9.9%;入库投资额为9996亿元,占比6.9%,在19个一级行业中整体占比相对较大,位居第4位,这在PPP规范整顿清库大背景下彰显出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望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另一重要领域,业绩弹性充足、资质优异的园林板块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东珠生态、岭南股份等优质标的。
自2019年初以来,稳增长信号不断释放,基建补短板仍将成为扩内需促投资的重要抓手,各区域建设纲要、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中央一号文件、城镇化建设、西部地区相关建设规划等多项基建推动政策频繁印发,基建累计投资增速自2019年2月持续提升至4月后,于7月回落至年内最低水平为3.8%,8-9月有所提升后,10月重新下滑,12月下滑至3.8%。
2020年仍维持稳增长基调,但本次疫情对消费和进出口领域多个行业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预计将会拖累经济增速。固定投资方面,由于建设项目复工时间持续推迟和施工强度下降的可能性,基建投资增速或将进一步承压,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将极有可能受到明显冲击,2020年Q1投资效应体现或将弱于预期。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时,整体对建筑业影响有限,疫情后,在其他行业受到冲击之后,建筑业对GDP的拉动更加明显,成为对冲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抓手,对经济的贡献显著提升。总体来看,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对建筑行业影响“机”大于“危”,国家为了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等目标,相关的政策有望持续加码,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蕴含较大“机遇”。
从2020年全年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大,稳增长、保就业的刺激政策有望出台,政策加码值得期待,同时实施效果具备巨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下半年投资效应有望集中体现。铁路、公路、城轨及其他国家战略相关的基建项目将直接受益,将加快大型基建项目落地速度,未来地方政府专项债结合银行贷款及其他多渠道融资方式或将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流模式,企业业绩有望提升。由于建筑行业具有较高政策敏感性,建筑板块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尤其是基建板块的反弹力度更大。
建筑行业具有“低估值、低配置、低涨幅”的特点,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计划和复工率快速提升助力行业估值修复,重点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大建筑央企,安徽建工、山东路桥等区域基建龙头,中设集团、苏交科等勘察设计类公司,东珠生态、岭南股份等优质园林公司。
我们认为当下建筑行业的投资逻辑如下:1)政策逐步回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行业政策也逐步从规范整顿向规范发展转变,基建托底预期日益强劲,基建补短板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助力建筑行业的估值修复;2)建筑行业融资环境变化明显,市场无风险利率明显下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所改观,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即将迎来新的权益资本的补充,进一步增强建筑公司债务融资能力;3)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预期已有所改变,融资环境改善有助于加快项目的推进,进而影响业绩预期,建筑行业4季度前后业绩企稳概率大;4)2020Q1新冠疫情将带来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持续加码,建筑业有望成为经济提升的重要着力点,建筑板块有望在调整之后迎来反弹,尤其是基建板块的反弹力度可能更大。
2019年建筑行业明显“滞涨”,跑输沪深300,当前基建“托底”的政策预期强烈,市场无风险利率大幅下行,行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受益于基建补短板、降准货币政策和专项债“提前批”,以及疫情后政策加码的可能性,预计建筑行业有望2020H2企稳回升概率较大,我们看好基建托底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的提速对行业和公司的积极影响,再考虑到当前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建筑行业或将迎来估值与业绩共振,重点关注大建筑央企、勘察设计、优质地方国企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
1)基建补短板任务主要承担力量、“一带一路”相关受益标的、估值及信用优势显著、在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等建设领域的核心大型建筑央企及国际工程企业,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葛洲坝】、【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
2)勘察设计企业,基建补短板背景下,产业链前端优先受益标,现金流表好,业绩弹性足,如【中设集团】、【苏交科】等;
3)主要地方路桥建设企业及生态园林建设受益公司,【安徽建工】、【山东路桥】、【东珠生态】、【岭南股份】等。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扩散控制不及预期、政策实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PPP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