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航空货运价格上涨,快递即将实现全面复工-200308

上传日期:2020-03-09 12:37:10 / 研报作者:明兴2020年水晶球交通运输 最佳分析师第4名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航空货运价格上涨,快递即将实现全面复工-200308.pdf
大小:132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航空货运价格上涨,快递即将实现全面复工-200308

安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航空货运价格上涨,快递即将实现全面复工-200308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航空货运价格上涨,快递即将实现全面复工-200308(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报:航空货运价格上涨,快递即将实现全面复工-200308(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快递:行业复工率达90.2%;国务院总理考察顺丰华北航空分拨中心;2月行业业务量预计同比-2.2%。1)快递行业复工率达90.2%:3月6日国家邮政局披露目前全国邮政行业复工人员近300万人,复工率达90.2%,日处理快件量1.6亿件以上,复产率超过80%。目前物流业复工有序,国家邮政局预计到3月中旬,除湖北之外,全网基本恢复到常态。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顺丰华北航空分拨中心。3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顺丰华北航空分拨中心考察,疫情期间,顺丰航空已执行驰援航班166架次,运送物资4000多吨,加上地面运输,运输防疫物资总量已超过1万吨。此次考察是对顺丰在疫情期间表现的肯定,此外,总理提出要增开国际货运航班,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快运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高效便捷稳定的物流支撑。3)2月快递行业业务量预计同比-2.2%,3月快递业务量预计超52亿件,同比+10%左右,行业发展将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家邮政局在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中指出,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受疫情影响,2月业务量预计完成27亿件,同比下降2.2%,3月快递业务量将超52亿件,同比增长10%左右,行业发展将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表明我国快递市场在疫情期间依然表现出良好的承压能力。4)国家局将积极推动将快件智能末端设施。3月6日,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介绍,国家邮政局将推动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将邮件快件智能末端设施,包括末端公共服务站纳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智能快递柜作为“无接触配送”的重要载体,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有望得到大力推广,而消费者对于快递柜接受程度经历疫情后将大幅提升。政策有望迎来中长期拐点是投资快递柜产业链的核心逻辑,从投资角度看,设备制造商有望率先受益。疫情有望带来网购活动增加,从而提振行业需求,同时关注快递企业的航空物流能力;当前快递板块估值具备吸引力,重点推荐:顺丰控股(直营快递龙头+高护城河)、韵达股份(精细化管理能力突出+业绩持续高增长)、关注短期具备较大弹性的低市值快递申通快递与圆通速递,同时推荐关注快递柜产业链,标的智莱科技(快递柜设备龙头,丰巢主要供应商之一)。
  航空:航空货运运价上涨;民航局出台政策由中央财政奖励国际航线。1)航空货运自春节恢复以来持续爆仓,货运包机价格和国际航空运价出现大幅上涨。根据World ACD数据,2020年1月世界航空货运均价为1.74美元/公斤,同比-3.5%,当时的价格下滑主要由于春节时间较早,1月中国货机基本处于停航状态,整体需求较低影响;而自1月底疫情爆发,大量客运航班大面积停航,客机腹舱运力短缺,国内外货运航班自春节恢复后持续爆仓,航空货运运价持续攀升,由于当前海外疫情仍处于爆发期,预计国际航空货运价格将维持高位。2)为鼓励国际航线不停航,民航局出台政策奖励国际航线。3月4日,财政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出台政策,明确由中央财政资金对疫情期间符合条件的中外航空公司进行奖励,奖励期限为1月23日至6月30日。奖励标准为,疫情期间执飞的独飞航班和共飞航班分别可获得每座公里0.0528元、0.0176元的奖励。根据飞常准数据,1月23日至3月3日期间,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海南航空执飞的国际航班分别可获得1.77亿元、1.68亿元、1.27亿元和0.5亿元的奖励。3)民航客座率上升至58%,民航发送旅客环比上涨19.6%:根据飞常准统计,最近一周民航客座率逐渐提高,已经从一周前平均日客座率不足50%上升到了单日客座率58%;国内航司也正在逐步恢复更多的航班运营,航班取消比例呈下降态势。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3月6日民航发送旅客46.19万人次,环比增加9.8%,同比减少71.78%。4)民航局计划未来一周执行2161次国际往返航班:未来一周(3月9日-15日),在已通航的75个国家中,51个国家的106个境外航点与我国境内航点(不含港澳台地区,以下同)间保持定期航班飞行,当周计划执行2161班往返航班。其中,客运1479班、全货运825班。航班数量较上周有所提升。随着复工加速推进,公务出行需求有望迎来拐点;此外政策层面给予财税支持,行业有望迎来整合兼并,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当前航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我们重点推介具备高品质航线的中国国航(将显著受益公务出行回升);国内线占比高,业绩弹性大的南方航空;以及区位优势明显的东方航空,关注春秋和吉祥。
  机场:民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复工率达76.6%,全国机场客流量回升加速。1)民航局建立重大项目复工开工调度机制,民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复工率达76.6%。截至3月3日,全国81个机场项目中,成都天府机场、青岛胶东机场、贵阳机场扩建、安康机场迁建等48个项目已复工,复工率59.2%,较2月25日提高了13.5%。其中,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复工率达76.6%,较2月25日提高了9.9%。2)深圳机场在疫情期间取消的部分航班,已开始陆续恢复运行。卫星厅项目3月预计全面复工。3月1日起,深圳机场各运营航空公司陆续恢复了往返深圳至北京、上海、成都等47个城市的国内航线53条,执行的航班架次达到2400余班,重点加大了通往西南地区、华中地区等劳务输出大省的“复工航线”的密度,保障各地返深复工需求。截至2月29日,近九成项目已通过复工检查,机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卫星厅配套站坪工程、T4航站区软基处理7标和8标工程等重点项目已正式复工。3)白云机场2月旅客吞吐量同比-83.57%,3月航班计划增幅显著。白云机场发布2月生产经营数据快报,各项指标受2月疫情较大:起降架次1.3万,同比-65.64%;旅客吞吐量96.68万人次,同比-83.57%;货邮吞吐量7.99吨,同比-17.00%。3月2日-8日,广州白云机场航班计划每天600-700班,较低谷时期增幅超过100%;国际航班方面,曼谷、金边、仰光、万象等市场已经陆续恢复并增加频次。短期机场业务受疫情扰动下滑符合预期,长期来看,机场航空性业务稳健,而免税行业具备空间巨大及增速较快的特点,上市机场未来将持续受益免税红利,整体盈利水平将不断攀升,重点关注机场龙头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航运:油运运价窄幅波动,行业供需基本面长期向好。本周原油运输指数(BDTI)为792点,较上周-0.5%;成品油运输指数(BCTI)为683点,较上周+4.75%。BDI指数为617点,较上周+15.3%。近期油运运价窄幅波动,最新VLCCTD3C-TCE运价为3万美金/日。2020年IMO环保公约正式执行,部分老旧船型将加速出清将,安装脱硫塔也将对行业供给产生扰动,美国原油出口增加提升平均运距,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
  公路铁路:2月铁路货运增长4.5%,全国公铁客流量稳步提升。1)2月铁路货运增长4.5%保障返工复产,铁路项目建设恢复超9成。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月份全国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1亿吨,同比增长4.5%,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全国铁路在建项目复工率已超过9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其他水运工程建设未复工项目力争3月15日前复工。2)2月至今铁路发送旅客5000万人,全国公铁客流量逐步恢复。交通运输部发布3月2日全国发送旅客1607.7万人次,环比1日减少0.38%。其中,铁路发送旅客201.4万人次,环比增加4.35%,同比减少74.2%;道路发送旅客1349万人次,环比增加0.15%;。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月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的客运量下降了79.9%,货运量下降了26.5%,出租汽车(包括网约车)接单量、运输量下降了85%。从2月到现在,铁路发送旅客5000万人。疫情冲击后公路铁路客流量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恢复正常的交通经济秩序。公路、铁路经营稳健,股息率较高,短期或受疫情冲击,长期具备配置价值。
  本周投资策略:1)疫情有望带来网购活动增加,从而提振快递行业需求,龙头快递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同时政策扶持力度超预期,我们持续看好,同时关注航空货运需求回升对全货机装载率的提升,近期油价大跌,有利于降低快递物流企业运输成本,首推龙头顺丰控股;通达系价格战加速行业整合,看好中通、韵达,关注申通、圆通自身变革。2)智能快递柜行业政策有望加速推进,龙头设备制造商有望率先受益;3)随着复工加速推进,航空公务出行需求有望迎来拐点;同时,疫情影响下,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整合,大航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同时关注海外疫情的扩散情况;本周组合:顺丰控股、韵达股份、上海机场、智莱科技、中国国航。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将会对交运整体需求造成较大影响。
  快递行业价格竞争超出市场预期。目前快递行业价格战总体可控,但并不排除大规模价格战,侵蚀上市公司利润。
  油价、人力成本持续上升风险。运输、人工成本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成本,可能面临油价上升、人工成本大幅攀升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