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国际油价专题:油价回升仍需等待基本面改善信号-200309

《中信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国际油价专题:油价回升仍需等待基本面改善信号-200309(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国际油价专题:油价回升仍需等待基本面改善信号-200309(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6日OPEC+会议谈判破裂,7日沙特开启价格战,导致国际油价恐慌性下跌,重回30美元/桶附近底部区间。由于产油国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在海外疫情3-4月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改善的简单假设下,我们预计供应端有望也在5月中下旬迎来实质性改善,推动油价进入回升周期。
一季度油价大跌源于四重利空因素的叠加:(1)1月中旬美国原油进入累库季,油价小幅下行;(2)国内疫情与海外疫情先后接力,是1月下旬至3月初油价下跌的主要驱动因素;(3)3月6日OPEC+会议谈判破裂,7日沙特开启价格战,导致国际油价恐慌性下跌,重回30美元/桶水平;(4)全球经济及金融存在系统性风险隐忧。
疫情拖累上半年原油需求,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幅预测下调至60万桶/天。国内疫情在2月中旬达到高峰,随后持续改善,目前大部分地区已无新增病例,2月下旬起各地陆续复工,预计此次疫情导致国内全年原油需求增量下降约30万桶/天。2月下旬海外疫情陆续爆发,意大利、韩国和伊朗疫情最为严重,美国和欧洲是潜在的疫情爆发高风险区,若简单假设海外疫情3-4月逐步得到控制、4-5月陆续恢复正常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长60万桶/天。
OPEC+减产谈判破裂,沙特开启价格战,油价回归30美元/桶附近水平。3月6日OPEC+会议谈判破裂,未达成任何产量协议,7日沙特开启价格战,是近期油价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由于当前油价已低于绝大多数产油国生产成本以及所有OPEC产油国的财政收支平衡油价,我们预计主要产油国很难长期承受30美元/桶的低油价,后续OPEC+重启减产谈判或美国页岩油产量下降均将有效改善供应端面貌。
风险因素:向下:海外疫情恶化;OPEC、俄罗斯、利比亚等产油国大幅增产;全球经济系统性风险爆发;向上:疫情超预期改善;OPEC+提前谈判并同意减产;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下跌。
投资策略:疫情拖累需求和沙特开启价格战导致油价短期承压,简单假设二季度海外疫情逐渐改善,油价后续回升需期待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包括但不限于OPEC+重启减产、美国页岩油产量下降等。由于产油国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在海外疫情3-4月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改善的简单假设下,我们预计供应端有望也在5月中下旬迎来实质性改善,推动油价进入回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