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多公司定增预案发布,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加速进行中-200309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多公司定增预案发布,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加速进行中-200309(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多公司定增预案发布,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加速进行中-200309(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电子板块仍具有疫情期间的防御性战略配置价值,建议关注半导体、面板及各行业现金流好的龙头公司。短期疫情或导致风险偏好降低,板块整体承压;但中长期看2020年为电子扩张阶段,板块盈利能力角度看,本次疫情期间电子板块盈利能力更高、确定性更强,我们认为电子板块仍具有疫情期间的防御性配置价值。
本周信维、三环、长盈等多家电子公司相继发布定增预案,关键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加速进行中。其中:(1)信维通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投向天线、无线充电、射频前端项目。公司在射频前端已有布局,增资德清华莹(持股19.537%)加深SAW滤波器合作,增资瑞强通信(持股51%)获得PA研发能力,另外自研&合作了Tunnel、Switch等产品。本项目有助于公司从天线进一步向滤波器等射频前端产品方向延伸,逐步走向IDM模式。(2)三环集团拟募资不超过21.75亿元,其中18.95亿元用于5G高品质MLCC。截至2019年底,公司MLCC产能约40亿只/月,预计2020年达到100亿只/月,我们预计项目实施将有助于产能持续扩充,项目完成后公司总产能有望突破200亿只/月。公司MLCC原以中大尺寸的通用产品为主,广泛用于家电、照明、安防等场景;本项目有助于扩充品类突破高端,实现高可靠性的超小型、高比容、高耐电压等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拓展5G手机、智能汽车、基站工控等应用场景。(3)长盈精密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9亿元,其中9亿元拟投向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组件、14亿元投向智能终端模组。公司旗下苏州科伦特已于2017年开始和特斯拉合作,是Model 3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的主供(份额超过90%),伴随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投产,公司有望继续成为Model Y高压连接器主供,且由于Model Y线束架构升级,对应连接器价值量大幅提升,公司对应收入可期在2021年迎来快速增长。多家电子公司定增预案陆续发布,着手在手机射频、MLCC、新能源车等多个关键元器件领域加大产能布局,有望为未来2~3年的创新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有助于打开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增量空间。
疫情升级下,元器件缺货及涨价潮开启,其中LCD面板三月迄今已涨价8-10%;MLCC在3~5月份具备涨价基础全年有望保持景气;半导体存储器价格连续两月上涨,后续价格仍有上涨动力。本周AVC公布3月TV面板价格快报,多重主流中大尺寸LCD面板价格再次上涨,其中32/43/55/65涨幅分别为3/4/7/6美金;针对面板专题,本周我们也外发了《面板行业专题―疫情升级对面板行业影响的五问五答》(20200309)报告,试图回答投资人近期因奥运会可能延迟/取消、日韩疫情升级等多个事件引发的对面板涨价能否持续的担忧,分别从供给、需求两个极限推演的角度来探讨疫情升级后的影响,我们认为涨价仍可持续,因为极端情况下,若全球疫情持续升级,则会使得供需两端都收缩,且供给端的收缩可能大于需求端,这主要源于疫情较重的韩国产能占比高,持续推荐京东方A、TCL科技。另,全球MLCC主要产能在中国大陆,国巨苏州园区占集团约70%,春节后疫情防控要求下复工慢、复工难问题出现,2月底仅能恢复到40%左右的水平。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处于历史低位,国巨已经低于30天,公开表述价格将适度反映供需。我们判断大概率3月份开始MLCC原厂价格将有所上涨,本轮提价幅度有望达到20~30%。其三,根据我们跟踪的DRAMX价格数据,自2019年12月DRAM价格触底至今,DRAM现货价格已上涨约20%。从周期来看,存储器周期约3~4年,上次DRAM价格低点在2016年中,上次高点在2018年初,目前DRAM价格仍然处于历史周期底部区间。由于供给端前期产能扩张节制以及部分产能转向CIS,需求端数据中心需求恢复,我们认为价格后续仍有上涨动力。
市场回顾与策略展望:本周(2020年3月2日至3月6日),A股中信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55%,跑输沪深300指数3.49pcts,跑输创业板指数4.31pcts,跑输中小板指数2.72pcts,跑输上证综指3.80pcts。电子板块在中信行业板块中涨跌幅排名30/30,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0.33%,台湾电子指数上涨0.69%,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2.29%。沪深300上涨5.04%,上证综指上涨5.35%,中小板指上涨4.27%,创业板指数上涨5.86%。本周A股电子板块行业PE为67.92倍,较沪深300估值溢价450.88%;港股电子行业PE为29.78倍。
风险因素:板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