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食品饮料行业:2月份CPI超预期;食品供给正逐步恢复正常-200310

《国泰君安-食品饮料行业:2月份CPI超预期;食品供给正逐步恢复正常-20031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食品饮料行业:2月份CPI超预期;食品供给正逐步恢复正常-20031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月份食品价格增长继续放大。2020年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2%,显著超过一致预期(4.78%)。2020年2月,中国食品CPI同比上升21.6%,涨幅较上月环比增长0.7个百分点,带动CPI上升4.45个百分点。从供给方面看,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交通运输管控措施,造成部分地区物流不畅;人力短缺造成物资配送难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一些产品生产和供给受到影响,难以及时满足市场需要。从需求方面看,因为居民被限制出门,许多地方出现了抢购方便面、肉制品和速冻食品等易储食品现象,甚至波及到其他食品,助推价格上涨。食品CPI构成中,猪肉价格在2月份同比上升135.2%,再创新高,涨幅较上月环比增长19.2个百分点,推动CPI上升3.1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0.9%,环比下降6.20个百分点,带动CPI上升0.3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在2月份同比下跌5.6%,连续5个月回落。2020年2月,因为疲弱的需求,非食品价格同比仅上涨0.9%,增速月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食品供给逐渐恢复正常。由于采取了正确和积极的措施,中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除湖北外,19个省份已经超过10天没有新增病例。随着居民恐慌性情绪的减退,抢购食品、日用品的现象在三月份已经大幅缓解。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进行以及各地交通管制逐渐取消,种植业及养殖业行业生产步入正轨。另一方面,2020年非洲猪瘟发生的强度大幅降低。2020年前2月,中国仅发生1例非洲猪瘟,去年同期为12例。养猪利润持续高企,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与日俱增。2020年1月,中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上升1.2%,连续上升4个月。复工复产后养殖户补栏更加积极,反映在快速上升的能繁母猪价格和仔猪价格上。随着各地交通管制的逐渐取消,除湖北外,各地的蔬菜、水果供应逐渐恢复正常,价格也在走低。3月份蔬菜和水果批发价格分别环比下降6.3%和1.4%。由于产能提升,鸡肉和蛋类价格也在逐月走低。
行业观点:我们认为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前,交通、旅游、服装等非食品需求较难恢复正常,而且快速下降的石油价格也将拉低非食品价格。上升的畜肉价格仍将成为2020年上半年CPI上升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基数提高,同比增长幅度会逐月降低。疫情影响下,居民基本在家做饭,零售企业同店增长将在短期内充分受益于居民对于生鲜食品需求的大幅增长。高鑫零售通过改造现有的大卖场,增加生鲜产品和自制产品的单品数量,并加强适合中高端客户的各类产品和线上销售的商品。我们给予消费-零售行业的高鑫零售(06808 HK)“收集”评级和11.22港元的目标价。蒙牛在上游养殖行业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同时其产品结构升级抵消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消费者将更加认识到增加免疫力的重要性。我们给予消费-食品饮料行业的蒙牛乳业(02319 HK)“收集”评级和33.50港元的目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