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200311

上传日期:2020-03-12 06:49:26 / 研报作者:丁安华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200311.pdf
大小:134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200311

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200311
文本预览:

《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2003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20031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股票市场大跌:对大流行的担忧升温
  (一)资本市场对疫情的反应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至今,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从一个区域性的传染病(epidemic)逐步向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演变。中国作为疫情的始发地,在空前严厉的防控措施下,新增确诊病例不断衰减;进入三月份,新冠病毒在海外出现快速蔓延势头,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均出现确诊病例,对疫病在全球大流行的担忧上升(图1,2)。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反应模式看,新冠病毒春节期间在中国的传播,投资者将其视为短期和局部的冲击,市场并没有作出强烈反应。直到二月下旬,也就是武汉封城一个月后,新冠病毒逐步蔓延至多个国家,全球市场才开始出现剧烈波动(图3,4)。市场的恐慌情绪明显升温,加之石油价格暴跌的催化,3月9号美国道琼斯指数出现历史上最大的当日跌幅。
  (二)疫情演变的可能前景
  2月28日,世卫组织(WHO)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从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越来越多的流行病专家认为,新冠疫情很可能演变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
  一方面,海外疫情的快速恶化给我国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压力,“外防输入”压力上升。近期,北京、甘肃、浙江、上海、广东、宁夏均出现境外输入病例,分别来自伊朗、意大利和英国。3月5日之后,境外输入病例已占我国湖北省外地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90%以上(图5)。
  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爆发呈现出更加令人担忧的特征。一是部分国家新冠疫情的蔓延速度显著快于我国。根据WHO公布的数据,韩国和意大利从开始爆发到确诊人数达百万分之五仅用了3天时间,中国此前用了5天;而韩国确诊病例数达到百万分之24的占比只用了8天,而中国用了15天。二是海外整体疫情死亡率高于我国非湖北地区(图6)。这一差异可能与这些国家的检测能力相关。
  (三)经济影响:与病毒共舞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此前我们基于SARS疫情经验对经济活动的评估,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说服力。
  一是从疫情的性质上,新冠病毒的传染力极强,具有无病症传染的特征。超过一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初期并不发热,仅有轻微症状甚至无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隐形病患给防控带来极大的压力。二是从疫情的防控思路上,各国的做法差异明显。部分国家采取“流感化防控”,即所谓“佛系防控”策略,重点检测、重症收治,尽量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这意味着新冠病毒也将“流感化”,难以像SARS病毒一样彻底消失,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成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季节性疾病。而随着疫苗的出现,未来新冠病毒死亡率大概率也将“流感化”。
  因此,从疫情影响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上,新冠病毒与SARS不同。在疫苗出现之前,新冠病毒对全球经济活动将施加持续的负面影响。因防疫隔离政策和人们自愿扩大的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ing),将明显制约生产效率,并抑制市场主体的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
  疫情爆发期间,我国采取了近乎全面封锁的强力防控措施,以经济生活全面停顿为代价,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问题是,从全球角度,既然新冠病毒短期内不会消失,我们就要学会与病毒共存。在扩大的社会距离下,恢复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公共政策上,需要认识到此次疫情的持久性,切忌抱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决战心态,寄希望于短期内根除病毒。
  结论:“休克”抗疫,“刺激”疗伤
  我国以经济近乎全面停摆的代价,夺取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相较之下,海外的“佛系”流感式防疫似乎难以有效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疫情仍处在加速扩散阶段。这也将使得我国防疫的重心逐步从“内防扩散”转向“外防输入”。
  前瞻地看,新冠肺炎或将演变为类似流感的季节性疾病,与人类长期共存。在疫苗问世之前,疫情防控将扩大社会距离,对全社会的生产、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持续施加负面影响。全球经济都将在上升的防疫成本下艰难运行。
  基准情形下,2020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广义的V型形态。在一季度消费和投资受到重创后,二至四季度经济反弹力度具有不确定性。乐观情形下,3月起复工复产进度快于预期,GDP增速将自二季度起补偿性反弹,此后维持在超过潜在增速的水平,全年可望实现5.2%增长。基准情形下,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经济生活与新冠病毒共存,疫情防控成为“持久战”,全年增长4.5%。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