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全面复工可期,社融有望改善-200312

《东兴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全面复工可期,社融有望改善-2003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全面复工可期,社融有望改善-2003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0年3月11日,央行发布中国2月金融数据:
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前值33400亿元,同比多增199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554亿元,前值50700亿元,同比少增1111亿元;
2月M2同比8.8%,前值8.4%,M1货币供应同比4.8%,前值0%,M0货币供应同比10.9%,前值6.6%。
观点:
企业部门短期贷款高增,而居民贷款投放几乎停摆。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同比多增199亿元,好于预期。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7.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3%。
居民部门减少4133亿元,同比多减34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504亿元,同比多减15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1亿元,同比少增1855亿元。居民贷款停摆主要原因:一是疫情期间居民短期消费骤减,比如居民耐用消费品(汽车等)的消费骤减,所以居民短期贷款大幅减少;二是房地产销售停滞导致居民中长期贷款只略增不到400亿元。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去年同期是增加了8341亿元,同比多增29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549亿元,同比多增50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57亿元,同比少增97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34亿元,同比少增1061亿元。企业部门短期贷款新增主要在于金融系统的“精准滴灌”,如抗疫保供专项再贷款300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等。
社会融资规模低于预期,拖累因素在于非标融资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成亮点。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11亿元。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17亿元。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7.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月持平。
企业复工率较低,非标融资大幅减少。非标融资减少4857亿元,同比多减1209亿元,主要由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导致,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961亿元,同比多减858亿元,另外信托贷款减少540亿元,同比多减503亿元,企业2月复工率较低,融资需求大幅减少,表外融资大幅度萎缩不及预期。
托管口径原因导致部分地方债未纳入统计。2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824亿元,同比少2523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社融统计口径为托管数据,因此部分2月份发行的地方债未统计进入社融。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大幅前置,地方债发行规模提升,2月下旬地方债发行开始提速,2月地方债发行4379.22亿元,去年同期发行3641.72亿元,今年前两个月共发行地方债12229.86亿元,去年同期发行7821.38亿元,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18480亿元)的66.2%。
企业债券可能流向基建与城投领域,企业债券净融资3860亿元,同比多2985亿元,主要流向可能是基建与城投相关企业,一是19年底较早开启基建相关项目储备与融资,二是疫情影响之下,基建与城投因“逆周期”和“稳增长”备受青睐,三是2月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低,配置热情高涨。
M2同比8.8%为18年2月以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2月份M2余额为203.0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和0.8%,一方面是2月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税收递延,2月财政存款较低(不计入M2),对流动性的影响很小,预计M2增速会有一定回落。
结论:
全面复工可期,社融需求有望改善。短期来看,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明显,3月下旬有望全面复工,随着生产生活活动的全面恢复,社会融资需求将会有所改善;但是海外疫情的扩散和防控不确定性仍大,逆周期政策仍在途中。
债市策略:20年粗略可以分为三阶段,“战疫”期(防疫为主,辅以稳增长),“善后”期(稳增长为主,防疫为辅),“冲刺”期(为实现全年目标而努力)。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稳增长仍需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结构性降准已在途中,市场后续降息降准预期较强,另外2月经济数据(社零和工业增加值)等可能不及预期(预期分别为2.2%和1.8%),海外疫情持续发酵,避险情绪仍浓,总体看债券市场利好仍未出尽,债市仍有交易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