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招商银行-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200312

上传日期:2020-03-13 17:40:09 / 研报作者:谭卓杨薛融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招商银行-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200312.pdf
大小:68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商银行-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200312

招商银行-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200312
文本预览:

《招商银行-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2003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2020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2003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新增社融8,554亿元,均低于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8.8%,超出市场预期。
  一、信贷:总量季节性回落,结构仍待改善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亿元,信贷总量的回落符合季节性,但信贷结构有所恶化:
  2月新增企业贷款同比多增2,959亿,短贷占比大幅上升至57.8%,短贷的同比多增解释了企业贷款同比多增的171%,主要是由于政策加大对防疫抗疫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指向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
  2月居民贷款-4,133亿元,是拖累信贷的主要因子,其中居民短贷大幅减少4,504亿元,同比多减1,572亿元,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使得居民消费大幅萎缩;居民中长贷韧性不再,同比少增1,855亿元,疫情后房地产销售几乎停滞,2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71%。
  二、社融:企业债券提速扩容,非标有所收缩
  2月新增社融8,554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6万亿元,处在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同比少增1,111亿元,主要是受到政府债券同比大幅少增2,522亿元和非标同比多减1,208亿元的拖累,企业债券融资的同比大幅多增2,985亿元对社融形成支撑。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公司债、企业债发行将实施注册制,债券发行的效率将明显提高,债券融资有望在“宽信用”上发挥更大作用。
  政府债券方面,今年2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2,350亿元,实际上高于去年同期的1,666亿元,但考虑社融统计以托管数据为基础,部分2月下旬发行的债券由于没有在2月上市便无法计入,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已于2月再度提前下达,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有望在3月迎来发行高峰。而非标主要受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857亿元拖累,表内票据贴现也同比少增1,061亿元,指向企业生产“停顿”导致其出票需求减弱。
  三、货币:M2-M1剪刀差收窄
  2月M2同比增速环比上行0.4pct至8.8%,高于市场预期的8.5%,M1同比增速环比上行4.8pct至4.8%,M1、M2上行有春节错位、低基数的原因。1-2月企业存款合计同比少减2,651亿元,由企业信贷派生形成。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少增1.07万亿元,居民贷款的大幅减少使得派生的存款相应减少。一方面,春节前企业发工资和奖金导致企业存款流向居民存款,春节后居民存款会回流至企业,但疫情下回流速度显著放缓;另一方面,这指向疫情或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财政存款延续同比少增态势,显示疫情下财政支出节奏加快。
  四、前瞻:国内疫情持续向好,企业信贷需求有望修复
  总体来看,1月金融数据并未体现疫情的影响,而2月金融数据受疫情影响有所回落,政策支持下企业信贷依然稳健但结构仍待改善,债券融资或将成为“稳信用”的又一抓手,居民的存贷款则均遭受显著冲击。后续的关键在于居民信贷能否恢复,以及企业信贷的增加能否对应产出的恢复。随着逆周期调节持续发力,2月央行和政策性银行合计主动扩表1.15万亿元,资金面将保持合理充裕,政策的效果有望在3月得以显现。国内疫情持续向好,企业融资需求有望企稳修复,但考虑到政府债券偿债高峰期的继续,叠加个人贷款的萎靡,社融的数据或会继续有所波动,此外,需警惕海外疫情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3月初的大幅降息使得3月MLF降息的概率进一步上升,央行可能在中旬通过新作MLF顺势“降息”。但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以我为主”,幅度可能在5-10bp区间,显著低于美联储的降息幅度,1年期LPR将同步下调。此外,3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关注近期政策落地带来的增量资金。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